電價分艙 收費擬分綠電 低碳 一般3大類

經濟部9日透露,台電已在規畫電價分級收費機制。圖為台中火力發電廠。(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9日透露,台電已在規畫電價分級收費機制。圖為台中火力發電廠。(本報資料照片)

落實經長郭智輝日前所提「電力分艙」構想,經濟部9日透露,台電已在規畫電價分級收費機制,將電力分成綠電、低碳及一般工業電力等3大類,其中低碳電力可依企業界需要,設定綠電占比,企業界購買綠電與低碳電力後,可以少繳碳費,全案尚需與環境部協商,力拚在下半年出爐。

由氣候組織提出的國際再生能源倡議,呼籲各國企業加入,並採用「100%綠電」(RE100)為目標,在2030年前,要求其供應鏈須達到RE10(10%綠電)、RE15或RE20等階段性目標,因此郭智輝提出「電力分艙」概念,以求滿足不同購電需求。

官員透露,台電規畫至少3方案,第1台電將本身產製、原供己用的綠電售予廠商,台電的碳排雖上升,但全國排碳量沒有增加,台電不會要求業者必綁約20年;第2環境部預計明年開始收碳費,國內業者若有需求,可向台電購買一定比例綠電,例如綠電10%、一般電力90%,業者算出減碳數據,由台電配好、直供,台電可為買家算出碳排系數與碳排量。依工商業界需求,台電提供不同配比的電力。第3業者若使用一般工業用電,須繳碳費,還不如買台電低碳商品,有減碳的效果,碳費就不用繳太多。

官員表示,明年碳費機制上路,業者購買低碳電力、抑低碳排,應可減少碳費支出,不過低碳電力價格與碳費之間須取得平衡點。經濟部尚需與環境部討論,確認低碳電力符合國內外相關認證,全案力拚下半年能出爐。

新制上路後,綠電與低碳電力的價格,預計比目前平均工業電價略高,以綠電為例,小額綠電標售價每度電在4.9至6元間,台電躉購再生能源平均約5.2元,預期未來綠電賣價應會高於5.2元。

惟台電若將綠電拿出來銷售,其電力排碳係數將上升,恐難達到《電業法》的碳排要求而受罰,官員表示,以前只有台電發電,其發電碳排代表了全國,但現有民間發電,時空環境不同,正研究法定排碳係數要求免責的可能性,擬改為規範國家總量的「電力排放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