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痙攣治療 現代精神醫療技術

電痙攣治療(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是現代精神醫學一種醫療技術,施行方法藉由將電流通過患者的腦部,引發腦部同步放電及腦細胞生理變化,來調整患者的大腦功能,可治療因大腦功能失調引起之精神疾病;電痙孿治療在現代精神醫療有重要的地位,可以用來減輕或解除重度鬱症、思覺失調症、木僵狀態(Catatonic State)等嚴重發作的狀況。

電痙攣治療的發明已有八十年,在一九四○及五○年代曾是盛行的精神疾病生物學療法,在一九六○年代後因精神科藥物蓬勃發展使電痙攣治療的使用需要減少,然而其療效、生效速度有優於藥物之處,再加上儀器與技術歷經多次改良,安全性高,在精神疾病治療上佔有重要地位;在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或無法使用藥物的情形下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

決定施行之前必須先作多種身體檢查排除禁忌症,評估清楚之後,會向病人及家屬作充份說明並簽署同意書;患者會接受短效靜脈麻醉及肌肉鬆弛劑注射,以減輕肌肉痙攣時造成之副作用。電療要在電療室中施行,一般選在早上(因接受靜脈麻醉必需禁食八小時以上),麻醉生效後依其性別、年齡由機器給予一電流刺激,過程中由醫師及護理師持續監控大腦放電狀況及生命徵象,待放電結束及靜脈麻醉消退後醒來時,整個治療早已結束,不會有害怕、緊張的感覺。

該治療的主要副作用包括麻醉風險,嚴重副作用包括心律不整、心肌梗塞、腦疝脫等,較輕微可回復的副作用為短期記憶減退、肌肉酸痛。電療的施行頻率一般是每週二至三次,總施行次數因患者的診斷與進步情形而異,但大約在六至十五次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