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花縣府與慈濟合作中繼永久屋 安置逾300災民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2日電)0403地震後,花蓮縣拆除危樓共18棟,建物被貼紅、黃單影響近2000戶,縣府提出多元安置措施,其中與慈濟基金會合作中繼永久屋將可安置300多人,未來轉作社宅,嘉惠花蓮弱勢民眾。

花蓮縣政府與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今天下午簽署0403地震災後重建「安居計畫」合作契約書,雙方達成合作意願與共識,力拚中繼永久屋於1年後興建完成,讓失去家園鄉親能有個遮風避雨的家。

縣長徐榛蔚致詞表示,0403花蓮地震後,目前被張貼紅單的有700多戶、1100多戶是黃單災民,因危及公共安全由縣府強制拆除的危樓有17棟,加上民間自行拆除一共18棟,其中私有住宅已進行公(自)辦都更,縣府全力協助,這也顯示災民踏出第一步。

徐榛蔚說,另有171棟修繕房屋,30多棟已申請要做弱層補強,縣府也會全力協助;對於災損危險建物處理,縣府提出多元措施,包括租金補貼、旅宿短期安置補助、重建(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修繕住宅貸款利息補貼、中繼永久屋等。

在安置部分,也就是在等待房屋興建或修繕時期,有些災民選擇「中繼永久屋」,初步徵詢300多戶有需求,再經調查統計完成,共有109戶、307人有入住永久中繼屋意願;縣府將依低收、中低收、領有身心障礙生活補助者、獨老、單親等依序給予民眾抽籤選擇房型。

徐榛蔚表示,「中繼永久屋」供災民居住2年,視情況再展延1年,之後這批住宅將交由縣府作為社會住宅之用。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表示,證嚴法師一開始就屬意蓋永久屋,雖然名稱為「中繼」,但硬體、品質卻是非常堅固的永久屋,耐震強度高,興建經費約新台幣4億元;從0918地震後就與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合作,此次也感謝彼此合作。

慈濟基金會營建處主任張正助說明「中繼永久屋」規劃構想,目前選址在花蓮市廣東街與信義街口,採5層樓設計的集合式住宅,初步規劃套房共112間、雙房共32間,可容納352人,每戶含公設約16.82坪至29.56坪,社區內設置社區中心、汽機車停車位、電梯等,同時兼具中繼及永久安全性的社區功能,附近生活機能良好,且交通方便。

倒塌被強制拆除的天王星大樓林姓住戶受訪表示,自己和爸爸、阿嬤一起生活,希望能有2間房在過渡期間使用,等倒塌大樓重建完成就可搬遷,感謝社會各界幫忙與努力。(編輯:陳仁華)11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