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醫界!新藥DBPR728有望攻克癌症 精準抑制MYC致癌基因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癌症的發生是因細胞基因變異,導致其無限制增生。致癌基因(oncogene)便是將正常細胞轉變為癌細胞的罪魁禍首,這些基因變異可能源於基因突變或基因擴增。現有的多數標靶治療藥物,如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基利克」(Glivec)及治療肺腺癌的「艾瑞莎」(Iressa),都是針對癌細胞特有的基因變異而研發。然而,儘管許多致癌基因及其驅動蛋白質已被發現多年,因蛋白質特性問題,尚難以開發成藥。致癌基因MYC即是一例。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紀雅惠研究員、葉燈光副研究員、陳炯東研究員及張竣評博士合作,發現了一種名為DBPR728的小分子口服激酶抑制劑。此藥物可促進腫瘤內MYC癌症驅動蛋白質的降解,並抑制腫瘤糖酵解作用,進而誘導癌細胞凋亡。這項研究成果已於2024年發表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期刊《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並成為當期封面文章,展現其在癌症治療領域的巨大潛力。

MYC致癌基因擴增在約28%的常見癌症中發現,如肺癌、肝癌、乳癌、淋巴癌、攝護腺癌及子宮內膜癌等。MYC蛋白質作為轉錄因子,促進糖酵解酵素的生成,使癌細胞獲取更多能量,從而快速增殖。MYC基因的變異不僅促使癌症高發,術後復發率也高,進而降低患者的整體存活率。儘管MYC蛋白質對癌症發生及維持至關重要,但其結構難以解析,成藥設計亦相當困難。

國衛院研究團隊利用極光激酶A穩定MYC蛋白質的特性,設計小分子化合物破壞兩者結合,促使MYC蛋白質進行降解。過去雖有類似化合物,但因腫瘤代謝速度快及生體利用率低,難以達到有效降解效果。DBPR728候選藥物則因特殊前體藥物設計,經口服途徑到達腫瘤後,藥物濃度明顯高於其他類似小分子,並能在腫瘤中逐漸釋放,維持有效濃度及生體利用率,從而顯著抑制腫瘤生長。

此技術已獲中華民國專利,全球專利佈局亦在進行中。期望未來能與生技公司完成技術移轉,推進臨床前毒理試驗及臨床試驗,為癌症精準醫療再添新利器,帶來革命性突破。

【看原文連結】

更多壹蘋新聞網報導
巴黎奧運|克莉芙拳擊奪金喊「我是女人」!霸氣回應性別爭議:成功路上總有敵人
獨家爆料|惡劣!「抱」力女粗魯重摔失智老人 搧巴掌、飆髒話全都錄
獨家|柴油車主注意!下週柴油估大漲0.8元連6漲 2年10個月來最大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