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率逐年攀高 網批「台灣黑子化」

台灣青少年犯罪率逐年攀高,加入幫派的少年年紀更是「創新低」,國民黨立委柯志恩曾表示,如果再不強化矯正教育、不降低少年犯的再犯率,最後苦果將共同承擔。特別是全台少輔員人力配置不足,幾乎是形同虛設,如何能及時輔導偏差行為學生的關懷及處理?

近來短影音盛行,不少人發影片「美化」加入幫派、黑道的行為,跟著「阿兄」可以吃香喝辣、穿金戴銀,出入酒店如同進廚房一樣頻繁,少年涉世未深,誤以為真是如此,便懵懵懂懂跟著學長走上「不歸路」。

一旦加入幫派,只要從事非法的勾當,舉凡提領現金的車手、偽裝假檢警,甚至是持槍殺人,都先由「資淺」的後輩幹活。

有網友在PTT八卦板發文表示,YouTube頻道分享台灣年輕人從事黑道的比例屢屢創新高,好奇全台明明大缺工,結果年輕人不好好工作,反倒跑去從事黃賭毒和詐騙,「那好好工作領中位數薪水的是不是傻逼?」

新北市約有16萬名國高中生,台北約11萬,台北市配置少輔員28人,新北僅32人,等於平均5000名學生才有1名少輔員,北市則3928名學生就有1名少輔員,人力配置明顯不足。

而少輔會是在警政體系以《少年事件處理法》為處理依據,難以讓少年心理層面感到暖意。人本基金會建議,少輔會應改制到衛教體系,落實輔導,才能健全少年人格發展。國教盟指出,少年保護漏洞,少輔會只收曝險少年,比如黑幫不屬於曝險少年,導致案量太低失去功能;另有學者說,抑制校園暴行,必須重新檢視《少事法》。

柯志恩表示,高風險少年沒有完整的個案評估、更無輔導追蹤,司法院和行政院沒對接,法務部和教育部沒對接,各單位沒對接當然就會漏接。從矯正學校出來的孩子、如果又無家庭陪伴、誰關心輔導﹖為什麼少年犯四分之一有再犯﹖如果意志不堅很可能因生活所迫或走投無入,又被幫派吸收或去做詐騙販毒等違法的事。

YouTube頻道「游庭皓的財經皓角」整理警政署統計數字,2014年每10萬名青少年中就有996名犯罪者,到2021年增加至1466名犯罪者,8年間雖受少子化影響,青少年人口銳減81萬,但是犯罪人口率卻快速攀升47%。至於2021年青少年從事的犯罪行為,23.8%是屬於詐欺,10.8%是毒品,8.7%是妨害秩序,7.2%是竊盜,被列為詐欺嫌疑犯的青少年已有10,016人。

更多品觀點報導
113年國中教育會考英語科重視「真實語境」,自然科「三多一沒有」培養素養能力
開啟台澳教育新篇章 高師大、墨爾本大學簽合作M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