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類型多 最常見粉刺

基因決定人類的樣貌,皮膚狀態更是人人不同。食藥署提醒民眾,若有嚴重的青春痘問題,最好還是請教專業醫師,而且遵循醫囑、正確用藥,才是「還你漂亮臉」的最佳解決之道。

皮膚科李曉育醫師表示,青春痘的類型多樣,無論是痤瘡、面皰、粉刺、暗瘡等,都是「毛囊發炎」的疾病。李曉育醫師表示,每個人的肌膚狀態各有不同,除了天生基因之外,環境也相當重要,包括氣溫起伏高低、乾濕度變化、長時間曝曬陽光,甚至是心理壓力、刺激性食物、睡眠不足、化粧品等,對膚質都會產生外部影響。此外,先天的荷爾蒙變化使得青少年皮膚冒痘、女性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容易導致痤瘡,部分口服性藥品也可能造成青春痘找上門的狀況。

青春痘的類型很多,以最常見的粉刺來說,這是當皮膚毛囊的皮脂腺活性旺盛,產生過度分泌皮脂的狀況,再加上毛囊開口角化異常、毛囊阻塞,就可能形成「粉刺」問題,而粉刺又可分為「白頭粉刺」(閉鎖性粉刺)與「黑頭粉刺」(開放性粉刺)。此外,毛囊附近的痤瘡桿菌(又稱初油酸桿菌)過度滋生,會造成毛囊局部感染;或是毛囊與皮膚組織有發炎反應時,也會誘使青春痘產生。

李醫師指出,在皮膚科臨床醫學上,肌膚分為油性、乾性、混合型、中性、敏感型肌膚等五類,無論哪一種膚質,想要避免長青春痘,大原則就是要做到油水平衡與保持乾淨。在治療上,油性肌膚可使用杜鵑花酸、A酸等治療方式,但這種方法對於皮膚較敏感者可能過於刺激;而混合性肌膚質是綜合乾性與油性兩種膚質,對應用藥與保養也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