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小兒腸套疊 高解析超音波揪病灶

對於疾病,我們常說有哪些症狀可以參考,但偏偏有些患者顯示出來的就是非典型,因此在還沒有確診時,可能因此被延誤治療。台中一名才2歲大的小小孩經常發燒,總是到醫學中心掛急診,吃藥就退燒,但病情其實並沒有獲得根治,耽擱了一兩年才診斷出是腸套疊,結果其中一截小腸已經壞死,只好開刀切除。

面對手術房的小小病患,醫師動作更加謹慎輕盈。

醫師:「用推出去,不能用拉的,怕會破掉。」

原本該是管狀暢通的小腸,卻像套圈圈一樣,小腸套進了小腸,時間超過一年半,有數公分組織發黑。

醫師:「喔,這麼長,腸中腸,這個(小腸)爛掉了。」

他從6個月大就經常發燒,掛急診吃藥就退燒,始終沒有追蹤檢查,直到兩歲又發作,這時腸套疊已經嚴重到必須動刀。

醫師:「哇,可憐,要切腸子了。(對啊。)」

家長:「我有問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他說其實小孩子的體質關係,很少會有。」

兒童急症腸套疊,發生率大約41000,主要發生在6個月到3歲之間,標準症狀是間歇性哭鬧、排血便、嘔吐,但畫面中動手術的小患者,沒有出現這些典型症狀,因此被醫學中心誤診。

台中慈院小兒科醫師 李宇正:「如果發現得早,我們會盡量用內科的方式,去把它先灌開,真的不行,才會考慮說要開刀。」

台中慈院小兒科醫師 李宇正:「造成(腸套疊)直接致病原因,目前還不是很明確,有些人是說跟呼吸道感染過後造成的,有一些可能是跟腺病毒感染有關係。如果拖太久才發現,想要去用內科的方式把它復位,破的機會仍然是非常高,其實可能都還會有生命的危險。」

超音波因為非侵入性,沒有放射危險,最適合兒童,加上許多小病患根本無法安靜接受聽診器檢查,因此超音波儀器在小兒檢查,可說是必要地存在,協助醫師診斷,縮短治療時程。

台中慈院小兒科醫師 李宇正:「七、八成的小孩子,腹部或者是腎臟疾病,甚至連腦部,新生兒在他的前囟門還沒關閉的時候,其實我們都可以用超音波去看一下他的狀況。」

台中慈院得到匿名有心人捐助高解析超音波。

台中慈院小兒科醫師 李宇正:「這個就是我們腸胃蠕動的狀況。」

醫師形容,做檢查如有神助,診斷更精準 。

台中慈院小兒科醫師 李宇正:「就像電視傳統映像管的解析度,跳到現在所謂的4K、8K這種,連腸子的黏膜都可以看得清楚,所以診斷的部分就越來越精準。」

台中慈院院長 簡守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他(捐贈者)也了解醫療現在需要的設備。」

捐贈者捐出的一念善心,成為醫療檢查的神隊友,也為醫師的心注入一股暖流。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0214慈濟歷史上的今天
冷氣團持續發威 基隆北海岸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