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雙虎減資,進場時機到?第一金投顧董事長:短線有望反彈…法人鎖定這6檔跌深反彈股

面板、記憶體等景氣循環電子股,經過大半年的庫存調整,報價跌幅似乎有趨緩的跡象。

景氣已經逐漸回春?還是短期反彈?專家深入解析現時投資策略。

新冠疫情逐漸走到各國大解封的階段,全球電子產業的「長新冠」症狀卻仍然嚴峻。

半年多來,過多的庫存持續導致電子產品訂單紛紛削減,尤其是屬於景氣循環股的產業,影響更加嚴重,從面板到記憶體,報價在短短一年左右,如雪崩式下跌,如今不少產品報價已經低於2020年第一季的疫情前夕。

雖然各方對於景氣的預測,普遍認為還未到低點,庫存調整也在明年第一季末至第二季才會結束,但兆豐投顧研究部協理黃國偉表示,股價通常會領先基本面表現一季,也就是說,第四季已經可以慢慢布局跌深的景氣循環股。

從最早開始進行庫存調整的面板、記憶體來看,價格的跌勢似乎有慢慢減緩的跡象;同時,這兩項產業也在近期各有利多消息,刺激股價在短期內領先反彈。

面板》減產策略奏效

等待需求提升

戰爭、疫情和通膨,造成消費電子產品需求驟降,這對面板業的影響有多大?從友達(2409)公布的財報就可看出,第三季單季稅後純益虧損超過百億元,是近10年來單季新高。

友達董事長彭双浪在近期的法說會中表示,這一波景氣循環低潮是過去十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以往不景氣的主因在於(中國)廠商大幅擴產,導致價格滑落、供過於求,但這次是需求面發生斷崖式的衰退,需要較長的時間調整。

曾任面板產業研究員的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很認同彭双浪對產業前景的看法,不過他回歸投資面,認為這一波面板業雖受需求面衝擊,但供給面的調整卻比以往好,尤其自第三季起,因電視面板報價創新低時,各家面板廠不再如以往擴產殺價競爭,轉為減產管控庫存,對於穩定供給面很有幫助。

另外,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近期的報價,電視面板價格在歷經連續五季的下跌後,10月終於出現止跌跡象;而NB與MNT(顯示器)面板報價跌幅也趨緩,陳奕光預期,有機會在明年第一季止跌。而電視面板報價止跌,加上11月即將開踢的世界盃足球賽,有望帶動電視面板一小波買氣,應該是短線面板股價相對強勢的原因。

從長線來看,全球三大面板生產國中,韓國已淡出LCD(液晶顯示器)領域,而中國官方也已不再補助LCD廠,依據中國的產業發展經驗,官方不補助則廠商不增產,所以未來中國擴產的因素可望減輕不少。而台廠對於提升產能也更謹慎,並積極切入其他領域,例如友達在法說會中就表示,第三季車用面板占整體營收已達到十七%,來自太陽能等能源事業的比重也接近一成,預期未來兩年將有更明顯的成績。

因此,陳奕光認為,供給面改善,加上近期面板雙虎剛減資,籌碼也獲得一定的沉澱,短線上有機會出現一波反彈。對於長期投資者,他建議,雖然投資景氣循環股的特色是「買在虧損、賣在獲利」,但後續仍得密切追蹤產品報價,趁急跌分批布局,靜待未來需求面復甦。

比較各家主要面板廠的長線投資價值,陳奕光認為友達略優於群創(3481),彩晶(6116)雖不如前兩者,但目前價位也不貴。至於股價跌幅慘烈的面板驅動IC,他表示,這部分的技術門檻原本就不高,因疫情才出現爆炸性的需求,目前已恢復常態,未來只需注意龍頭聯詠(3034)的營運即可。另外,從廣義來看,元太(8069)屬於利基型產品,未受景氣影響,也是值得注意的標的。

記憶體》減產、晶片禁令

削弱供給面

至於同屬景氣循環電子產業,報價比起面板稍好一點的記憶體,其實在今年2月高點以來,報價平均跌幅也達到3成。從全球記憶體前兩大廠——三星和SK海力士第三季的財報可以看出,營業利益率同樣受到巨大的影響,分別下跌23%及60.5%。

主因,仍是居高不下的庫存。也因為如此,美系美光(Micron)、日系鎧俠、韓系SK海力士,已經宣布減產計畫或下修資本支出,雖然三星還沒有跟進減產計畫,但是多家記憶體廠商降低資本支出或減產,有助產業供給面的改善。

寬量國際科技顧問何柏杰分析,以目前來看,只有透過減產讓價格止跌,整個產業才會開始進入打底階段,即使現在股價似乎出現了慢慢回升的跡象,但目前還在消化庫存,所以短期的價格反彈幅度,並不會持續太久。

黃國偉指出,目前市場普遍認為,庫存將會調整至明年第一季末至第二季,例如去年第三季就達到庫存高峰的筆電、電視等產品,就可能會在明年第一季先行落底,其餘到今年第二季才見到高點的晶圓代工、矽晶圓,就可能會調整至明年第二季。

另一方面,對於整體產業影響更大的則是美國晶片禁令,記憶體成為了首當其衝的產業。何柏杰指出,雖然記憶體三大龍頭——三星、SK海力士、美光,皆非中國廠商,但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記憶體聚落依然在中國,這些記憶體大廠在中國都有不少產能。

即使三星和SK海力士已經向美國申請到一年的豁免緩衝期,但是何柏杰指出,韓國大廠未來一定會撤出中國,更不用說美國廠的美光了,在中國的產能一定會愈來愈少。記憶體產出減少,有機會使記憶體價格加速止跌,台股相關廠商就會因為產業落底、價格回升而受惠。

不過黃國偉則認為,由於台灣記憶體廠規模不大,台廠應該無法接到轉單的訂單,短時間內,還是只能受惠於記憶體報價上漲的評價利益。也就是說,台灣唯一會因為禁令受惠的只有「間接」利多,吃不到「直接」的訂單。

何柏杰則提到,對於車用、伺服器、工控、航太等還有穩定記憶體需求的產業,比較不受景氣影響,報價上漲還是能帶動獲利直接上漲。長期看下來,何柏杰認為,在禁令之下受惠最大的公司是美光,與台灣美光關係緊密的南亞科(2408),也有機會分到大餅。至於在工控、車用領域深耕已久的記憶體模組廠群聯(8299),也值得注意。

中長期》應回歸基本面

等待明年上半年落底訊號

最後,黃國偉也提醒,相關個股短期內仍然只能先搶反彈,在供給面減少、報價止跌的利多下,進行操作;若論中長期,還是需要回歸產業的基本面,畢竟,雖然整體記憶體及面板產業,在明年上半年有機會落底,但是「供給容易預估,需求卻很難預測。」接下來的問題是,就算庫存調整到合理的正常水位,也不代表景氣就會回暖,需求不一定會上來。

他並強調,上半年本來就屬電子淡季,再加上美國聯準會升息對消費的衝擊,還是會持續發酵,所以景氣可能也好不到哪裡去,尤其是筆電、電視的需求已經在過去兩年滿足了,基本上不會汰換得那麼快,復甦的情況可能就不會太樂觀。


更多今周刊文章
梨泰院156死,女性人數高出男性1倍!不分國籍女性都高死亡率,和呼吸方式有關?一表看存活關鍵
存股0056、兆豐金,退休後靠股息養老...為何這樣做可能「老來窮」?一堂價值千萬的理財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