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朝小野大

韓國新國會開張只2個月半,這段時間簡直就是「民主黨天下」或「李在明世界」。韓國像台灣一樣為牽制政府的獨裁和專政,選民投票創造出今日的「朝小野大」政治環境。

依據韓國國會傳統,由國會第一大黨國會議員擔任「國會議長」,但18個常設委員會委員長則由朝野協商來分配,一般來說「司法委員會」與「運營委員會」兩個委員長分別由反對黨和執政黨出任,結果在國民之力黨「杯葛」下,民主黨已自行拿走11個委員長後,至於剩下的7個委員長,若是執政黨不要,只好由反對黨「一黨全吃」。

國會是製造社會動盪的亂源。新任國會議長禹元植屬於民主黨國會議員,上任之前就公開說,他自己不會「中立」,意下,立法界線傾向反對黨,顯然站在與執政黨和尹錫悅政府對立面。

近期來韓國國會只有民主黨和少數幾個反對黨開會,通過設立各種特偵組,並且還要彈劾檢察官與法官,讓執政黨束手無策,根本無力阻擋。導致尹錫悅政府施政也無法推進。

彷彿2年前的尹錫悅與民主黨代表李在明的「總統競選」持續迄今。李在明不僅「前科累累」,目前就有4案,至少每周要出庭4至5次。因此,李在明透過多數黨的力量及立法懲處檢察官和法官,才能讓自己的「司法案件」拖過向後2、3年,就可當選總統特赦自己。

目前,李在明受到民主黨的全力擁護。近日,甚至有位新任江姓最高委員在李在明面前稱呼「李在明是爸爸」,讓不少韓國人批評,怎麼會淪落到北韓小孩叫金正恩是「爸爸一樣」,然而李在明仍然是8月份連任該黨代表的唯一人選。

有趣的是,韓國檢察官和法官不少人屬於親民主黨,至今李在明靠這些人的協助將司法戰打成順利成功。

如果說國民黨在立院擴權,不如說賴總統在擴大自己的權力。賴清德能夠順應民意,像尹錫悅每年至少一兩次赴國會施政報告就成為「成功總統」了。

在70和80年代,韓國什麼都學習台灣,如今「台灣的好時光不再」,韓國甚少提到台灣,只有台積電和三星的半導體競爭偶爾會上新聞媒體而已,文化與其他領域則「完全免談」。

說實話,無論是韓國或台灣都是「小國」,沒有「石油與礦產」,因此都靠輸出養家。兩韓雖經常大吵小鬧,各自要領導統一事業,不幸在美日等國的介入下,統一路途越來越遙遠。

今天台灣與南韓人民仍然過著分裂分治生活。台灣經過蔡英文的偷偷摸摸台獨8年已證明民進黨的失敗,台灣人民為「不走回頭路」,才讓國民黨和民眾黨在立院的聲音越大越好。(作者為韓國昌信大學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