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大腸癌 至少要做到「這四點」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許嘉芸

知名藝人賀一航因大腸癌病逝榮總,不只是這位娛樂圈的老大哥,像是秀場天王豬哥亮、劇場鬼才李國修、《心海羅盤》葉教授等多位名人,也因大腸癌的侵襲而離開大家。

▲根據統計,台灣每13人就有1人曾有瘜肉的困擾。(圖/Pixabay)

根據台灣癌症登記統計顯示,連續10年,大腸癌一直是台灣癌症罹患人數榜首;在世界癌症死亡率中排第三。大腸瘜肉病變是大腸癌的發生原因,而大腸瘜肉的產生一般在35歲達到高峰;在台灣,約每13人就有1個人曾有瘜肉的困擾。因此,預防大腸癌需要及早在生活中做起。

維持良好飲食習慣

多選擇全穀類食物、餐餐要有蔬菜類,兩餐間可以水果當點心。力行蔬果彩虹579,選擇多色多種類的蔬果,並攝取足夠的份數,能降低罹患大腸癌的發生率。外食則可選擇以清蒸、清燙或是醬料減半的低脂、低熱量的飲食方式,並避免攝食過多紅肉。

規律運動

研究顯示,經常久坐及無規律運動習慣的人容易造成肥胖,也會增加大腸癌罹患風險。運動可促進大腸蠕動、助排便、降低與致癌物接觸的機率,也減低致癌廢物重覆進入體循環的機率。養成每週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規律運動的習慣,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把代謝廢物有效的排出,降低癌症發生機率。

體重控制

藉由BMI及腰圍檢視自己是否為健康體位,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BMI應維持在18.5(kg/m2)及24(kg/m2)之間,而男性腰圍需小於 90 公分、女性需小於 80 公分。研究指出,體重過重或肥胖(BMI≧24)是癌症發生的高風險因子,因此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及規律運動,可維持正常體重以避免癌症的發生。

定期篩檢

大腸癌的發生與大腸瘜肉有密切的關係,腺性瘜肉發生癌化情形與瘜肉的大小及形狀有關。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但可藉由定期接受篩檢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增加大腸癌治癒率及降低死亡率。瘜肉病變通常需要10-15年的時間,建議民眾35歲開始可定期檢查腸道健康,以遠離大腸癌的威脅。政府目前也有補助50-74歲民眾每二年一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建議民眾可多加利用。

◆本文授權自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原文:https://elearning.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3598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神舟紀錄王船打造 奪台南影像競賽首獎
獨/死亡率破9成!馬偕醫護拔河死神 火線救援「心」生命
獨/塔羅專家看大選 蔡英文現「皇后牌」 天敵竟是「他」
獨/「心臟」不易罹癌! 腫瘤科名醫戴承正曝「兩大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新聞
眼睛「在地病」 竹科人易得這些眼疾
頻尿又尿不乾淨 當心膀胱「過動」
臉長腫塊卻隱瞞 愛面子男拖到口腔癌
腦血管瘤嚴重恐致命 5警訊不得輕忽
預防大腸癌 至少要做到「這四點」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8萬薪代價:等紅燈我才扒口飯
撤出2億美元 哽咽告白我變難民
來不及穿褲!女高中生被臭死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