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太魯閣出軌關鍵在管理 政府效能低落有如開發中國家

台鐵往花蓮的太魯閣列車發生出軌事故,造成至少50死、百餘傷,舉國為之悲痛。多數人檢討事故原因時都歸咎於滑落鐵軌的工程車,但會出現這種狀況終究還是鐵路網線的管理疏失。國營鐵路發生這種過失導致重大災難,反映出台灣行政管理效能低落的現實,這些低效能管理的問題未來會在涉及民生與社會發展的各種公共事務上一一浮現。若以列車重大事故死難人數來做為指標,我們政府的管理效能跟許多台灣人瞧不起的開發中國家更屬同一等級。

這次事故雖然反映出全世界軌道交通行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即如何以合適的成本確保軌道交通邊界的安全性。有些意見(例如目前快速發展高鐵與快速鐵路的中國大陸)認為這次事故是太魯閣這種「擺式列車」的設計與台灣使用窄軌的問題,但是大陸2020年3月30日在京廣線湖南省郴州市同樣也發生類似事故,因列車撞上土石塌方而出軌側翻,造成1死4重傷與123人輕傷。而擺式列車在日本與台灣過去營運中亦未因技術問題發生重大事故,多數論者仍認為異物入侵鐵路限界才是這次事故主因。

防止異物侵入行車限界可以通過提高線路的建設與操作標準來減少被侵入的可能性,例如加強人員巡查與司機瞭望,或設置軌道與車上感測器來即時監測特定類型的工務設備的狀況,以降低邊界被侵入後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減輕傷害。但這些作為仍無法徹底根除異物入侵的可能性,例如塌方落石、人員牲畜與飛落物件等等。

此外,要做到諸如高鐵等級的行車監控需要加強鐵路電務信號設備與通訊基站,設置數目大約要比目前增加10倍,設置經費與運行成本難以支撐。近年大陸快速發展鐵路,這樣的配置也只有在高鐵實施,一般鐵路仍做不到,許多鐵路幹線仍經常受到塌方滑坡影響而中斷行車。另一種說法是把普通鐵路做到類似高鐵的全封閉高架式,這種構想除了建設經費問題外,還有難以救援的問題,例如火災、雷擊或地震等問題,一旦在高速移動中遇上這些狀況,要安全停車並卸下乘客的可能性非常小,其救援與防護能力比在地面上要差了許多。

許多專家也因此建議,要以經濟方式營運大眾化的運輸系統,跟技術的關係不大,就算是最先進的高鐵健管體系已涵蓋行車、防火、溫控、電機等多個子系統,但仍無證明有效與實用的防撞系統。若要防止外物入侵造成列車事故,在無法依賴列車自身技術下,只能靠軌道網路管理。像台灣這次在太魯閣高速運行路線旁有人員與車輛等活動,就可能因活動的小規模事件導致高速行進列車的大規模災難。

回顧過去十幾年來的重大公安事故,例如交通、食品安全、公共管線、工業安全以及最頻繁的營業場所火災意外,不只造成重大死傷,而且有愈來愈頻繁的趨勢。國營的台鐵2年多內發生2次重大事故,這次還有至少50人以上的死亡與百餘人受傷,如果以此做為指標,倒是可以參考《路透》所整理近10年來全球發生的10大最嚴重列車事故統計,台灣將因太魯閣出軌而列名其中。

若仔細審視10大列車事故名單可以發現,除了西班牙的人均GDP與台灣相近之外,其他國家如巴基斯坦、剛果民主共和國、印度、伊朗、喀麥隆、埃及、阿根廷,都是經濟發展大幅落後台灣的未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台灣有全球技術與管理頂尖的台積電等私人企業,政府管理效能卻與上述這些讓很多台灣人瞧不起的國家同一等級。若繼續放任台灣的公共安全管理機制鈍化與失靈,在瓦斯管線氣爆、KTV火災、客車失火、列車事故之後,我們即將迎接的下一個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會是什麼難以想像的災難,是車諾比還是三哩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