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地震如何分辨前震、主震、餘震?2類狀況發生時要當心 921前曾出現「寧靜期」

4月3日花蓮外海發生芮氏規模7.2的強震,至今餘震不斷,今(23日)凌晨接連兩起規模6.0、6.3的地震更導致花蓮富凱大飯店、統帥大樓等建物倒塌,所幸無人傷亡。全台民眾都在關心這一連串餘震究竟會持續到什麼時候?甚至懷疑「主震是否還未出現」?在頻繁地震中,到底要如何分辨前震、主震、餘震,怎麼判斷接下來還會不會有更大地震呢?

4月22日、23日地震皆為0403大地震餘震

0403花蓮大地震後至今已有千起餘震,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今晨的兩起地震都是花蓮0403地震的餘震,雖然餘震的強度會隨時間縮短、數量減少,但過程中還是會出現位置轉移或應力調整的情形,導致地震突然增加,而此次主震是規模7.2的地震,能量不會在短期就全部釋放,未來半年至1年都可能陸續有餘震,也不排除還會有較大規模的地震發生

前震、主震、餘震如何分辨?

中央氣象署指出,地震的發生未必為單一事件,通常會把在一定時間內,具有相關聯性,也就是發生於同一震源區的一系列大小各異、有共同發震構造或發震機制的一組地震稱為「地震序列」,並依據發生的先後分為前震、主震、餘震。

「前震」是在最大地震發生前,可能會出現幾次規模較小的地震,但通常不易察覺。「主震」即是在地震序列中最大的地震,也稱為「本震」,通常主震也會帶來最嚴重的災害。後續的「餘震」則是在主震後發生一連串規模較小的地震,會隨時間規模變小、次數減少。

但並非每次地震都有明顯的前震、主震、餘震,可以依照三者間的規模、次數、釋放能量等再細分為主震型序列、震群型序列、孤立型序列等。不過氣象署也進一步指出,目前在一個地震序列中,尚無法事先預測哪些是前震、主震或餘震,都是震後分析的觀測結果

如何判斷接下來會不會有更大地震?

根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報導,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詹忠翰表示,有些地震在發生前會出現特別的現象。第一種情況,在大地震發生前,附近地區的地震活動會異常活躍,可能連續有多起小地震,且依據二者發生的時間及規模,可分為前震和主震,這是由於前震擾動鄰近地區的應力場,而誘發了主震。

第二種情況則和前者完全相反,在大地震發生前會出現一段「寧靜期」,震央附近的地震活動頻率較以往更低,應力無法藉由小規模的地震釋放而持續累積,直到大地震發生,發生於1999年的921大地震即為案例。

上述兩者皆可視為科學上的「地震前兆」,若觀測到類似地質活動必須要當心,然而詹忠翰也坦言,目前要精確判定這兩種相互牴觸的現象並發布地震預告「相當困難」。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