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面神經麻痺有自癒性 中醫分期對治

中醫師邱雅琳表示,中醫治療顏面神經麻痺,可依病程規劃適合的針藥治療幫助恢復。(記者葉進耀攝)
中醫師邱雅琳表示,中醫治療顏面神經麻痺,可依病程規劃適合的針藥治療幫助恢復。(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顏面神經麻痺大多會在3個月內恢復,據統計,約有3成的患者會留下後遺症,如肌肉萎縮、僵硬,或不自主眨眼、流淚、臉部抽動等等。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邱雅琳說,此病也有自癒性,配合中醫積極治療可縮短病程,減少後遺症的產生。

邱雅琳表示,媒體上經常看到名人顏面神經麻痺後的針灸治療,整張臉扎滿了密密麻麻的針,頭皮也跟著發麻,事實上,顏面神經麻痺的針灸治療因人而異,中醫也會根據每位患者處於病程的不同階段而規劃適合的針藥治療策略。大多數的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屬「貝爾氏麻痺」,會在發病後3天達到高峰,約3週後開始緩解,約有85%患者會在3個月內恢復,但也有患者會留下肌肉萎縮、僵硬等後遺症。

她說,顏面神經麻痺好發於中年族群,發病後兩週內神經尚處於急性發炎的階段,「急性期」的治療目標,主要以緩解神經發炎水腫為要,發病後1週顏面神經的狀態乃是決定預後的關鍵,中醫經由清熱利濕的藥物促進病理產物代謝,縮短病程;針灸協助活化感覺神經,促進神經修復,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發病後1-3個月為「恢復期」,此時針灸治療目標主要先以恢復顏面較大的表情肌如眼輪匝肌、口輪匝肌的力量為主,因為患者最困擾的往往是眼睛閉不起來導致眼睛乾澀、流淚,嘴巴歪斜而無力咀嚼、導致食物滯留或發音模糊等相關問題,待大肌群收縮力量重新建立後,就可以進一步調整臉部的對稱性.此時可視情況加重針灸刺激的劑量。

邱雅琳說,「慢性期」的治療目標,則以改善相關後遺症、調節顏面肌肉為要,患側臉頰摸起來疲軟無力的患者,可能存在氣血虧虛的問題,開立補氣養血的中藥處方有助於由內而外充養肌肉,針灸也可加入電針刺激,增加肌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