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婕罹患直腸癌第四期!為什麼大腸癌最常轉移肝臟?

藝人顧婕先前宣布罹患直腸癌第二期,原本以為摘除腫瘤就沒事,但不料癌細胞擴散到「肝臟」,如今病程已經是第四期,為什麼大腸直腸癌容易轉移到肝臟?大腸直腸癌專家解釋:「主要是腸管的靜脈回流會順著肝臟脈匯集到肝臟,所以大部分大腸直腸癌會沿著血液而向肝臟轉移。」

大腸癌轉移通常與三大路徑有關

顧婕分享自己疾病心路歷程,常年有胃脹氣及便秘的問題,原本都靠吃藥解決,但嚴重到從去年開始出現血便,更沒有想到做大腸鏡,發現直腸與乙狀結腸處有 5 公分的腫瘤,原本還以為只是單純癌症初期,沒想到癌細胞竟然轉移到肝臟,肝臟出現 9 顆水泡趕緊電燒切除。

大腸直腸癌雖然治癒率越來越高,但可怕之處就在於「局部侵犯」和「轉移」,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梁金銅在《大腸直腸癌101問答》提到:「大腸直腸癌最容易轉移的器官就是肝臟,若是接近肛門口的低位直腸癌或是肛門癌,則是容易轉移到肺臟。

因此,醫界一直以來都在研究腸癌轉移的生化機制,大腸癌轉移通常有三個路徑:

  • 血行轉移

  • 淋巴轉移

  • 腹膜轉移

手術切除仍需密切注意肝、肺轉移

轉移與血液循環有高度相關,梁金銅解釋:「就大腸直腸靜脈回流的走向而言,不論是上腸繫膜靜脈、下腸繫膜靜脈最終都會合成『肝門脈』,接著匯流入肝臟。雖然大腸癌合併肝轉移在癌症的期別中屬於第四期,但還是有機會做完全的切除。」

至於低位直腸癌為什麼會轉移肺臟,梁金銅提到:「接近肛門附近的靜脈回流,剛好位於肝門靜脈系統和下腔靜脈系統的交接處,所以癌細胞則有可能取道下腔靜脈系統,或腹股溝的淋巴系統,回到心臟並轉向肺臟擴散,途中並沒有經過肝臟。」

一旦病人被診斷大腸癌後,必須密切的追蹤是否有肝轉移、肺轉移的狀況,即使經過手術切除,術後的兩年也要嚴密追蹤。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沿著肝門脈血行的癌細胞,最終回流到右心室,也有可能直接進入體循環造成身體任何器官的轉移,所以大腸癌第三個容易轉移的部位就是「骨骼」,以及脊椎和骨盆等部位。

良好飲食習慣遠離癌症再復發

梁金銅進一步說明:「其實癌細胞要從原本大腸組織轉移到其他器官時,是相當複雜的過程,因為大腸黏膜細胞是緊密排在一起,癌細胞要擴散之前,必須要鬆開細胞與細胞之間的接觸,可以觀察到擴散的癌細胞醣蛋白表現量變低。」

即使順利進入血流中的癌細胞也必須不斷改變表面抗原,發揮欺騙敵人的功能,才能躲避免疫細胞和抗體的攻擊。但任誰都不希望走到罹癌這一步,若能在疾病找上身前,落實良好的生活習慣,多攝取膳食纖維,有助於增加腸子蠕動,能夠減少食物分解毒素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減少食物致癌物的再吸收,同時遠離加工食品、多運動,雖然自知這些好習慣難培養,若從小地方改變起,一點一滴累積都有助於癌症轉移復發或癌細胞產生。

參考資料:《大腸直腸癌101問答》

文、王芊淩/圖、巫郡俊

更多Heho健康文章

李坤城大腸癌逝 / 大腸癌預防從飲食做起!「彩虹飲食法」助防癌、提升免疫力

外食族如何預防大腸癌?拒絕高脂低纖,營養師的三餐這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