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惡化中的勞動市場,非典型就業增加
今年蔡政府的施政重點之一,明確要擺在「搶救低薪」上,小英總統提出的救低薪政策中,特別提到「對於從事低薪非典型工作的年輕人,提供足夠的職業訓練」。不過,政策是否能減少非典型工作者,只靠職業訓練仍不足,最終還是要靠整體的經濟與就業市場上揚,才可能改變非典型工作者增加的趨勢。
行政院主計總處在去年底前曾公布一份勞動市場報告,所謂的「非典型就業」不論在絕對數字、或占勞動力比例上都增加,雖然主計總處是以「正面方式」解讀,但非典型就業增加,加上長期的低薪困境,明確代表國內勞動市場進一步的惡化。
根據主計總處這份人力運用調查報告有關「非典型就業」的說明中顯示, 106 年 5 月非典型工作者為80.5萬人,較97年增加 15.5 萬人;非典型工作者占全體就業人數之比重,由97年6.24%增至7.11 %,上升 0.87 個百分點。
根據官方的詮釋,因為全體就業人數1,133.1 萬人,較97 年5月增加 91.8 萬人或增 8.81 %,其中內非典型工作者增加15.5 萬人,全時正式工作者增加 76.3 萬人,因此近 9 年來全時正式工作者增加人數約為非典型工作者 5 倍。
而且官方說明時強調,非典工作者人數上升,原因可能是自由工作者成國際趨勢、學生希望課餘兼職,或退休者想找輕鬆的工作等因素;且以國外而言,日本與韓國也是非典型工作的人數與比重上升。這一解釋倒似乎台灣非典型工作增加是因自由工作者增加、有「追上國際趨勢」的正面因素,反正國外也是如此嘛!
說得輕鬆、也非全然錯誤,但確實有粉飾太平、過份輕忽非典型工作增加對勞工 、勞動市場的傷害。
所謂非典型就業者包括部分工時、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其起源固然有勞工因個人因素考量寧可就部份工時,而不願亦不能就全時工作;對勞動市場而言則是更有彈性;但實際上演變至今,已成為不少企業節省成本、避免承擔勞工各種福利、退休金的方式,其中又以使用派遣員工影響最大。
如果以勞動市場資源運用的「宏觀調控」觀點看,派遣業的存在有其價值。當企業只是短期需要人力時,不可能、也不願雇用正式員工,因此雇用派遣員工因應。派遣員工雖然在這家A公司工作,但卻屬於派遣公司的員工,一旦在A公司的短期工作結束就回到派遣公司,可能接著派到另外一家有同樣需求的B公司。看起來是讓勞動市場人力更充份運用,而那些需要短期人力的企業,也解決了其人力需求問題。
但實際運作上,派遣業卻成為企業躲避其對勞工責任的方式。企業實際需要的是長期人力,卻名義上改為短期人力,從派遣公司雇用人,然後可能一年一聘,卻可永遠不再負擔勞工任何福利與退休金,全部丟給派遣公司;而派遣公司相對的保障與薪資都較差,擔任派遣員工者多是暫時性的委屈求全,少有樂在其中者─至少就主計總處的調查報告中,就指出有2成多的非典型工作者屬「非自願性質」。
過去最著名、同時也是最惡名昭彰的案例,就是在2009年金融海嘯時,奇美電子一口氣對公司8成的派遣員工解約,來自4家派遣公司、估計近3000名派遣員工立刻失去工作,而且,奇美只是「用簡訊」就解雇了數千名員工;這些派遣員工是「真正」失去工作,而不是回到派遣公司即可繼續領薪水、準備到下份工作崗位。當時社會既震撼於金融海嘯的威力,更意外於連外界視為「幸福企業」的奇美,都能如此大規模又不避諱的用派遣員工,以規避企業該承擔的成本與責任。
雖然以主計總處的資料來看,過去10年非典型工作的平均年增率為2.4%,數字還不算驚人,但一來畢竟是高於全時正式工作者平均年增率0.8個百分點,讓其占全體就業人數比重增加了0.87 個百分點;二來根據人力業者的說法,官方數據其實都低估了實際情況。因此,對非典型就業者的增加,官方是不宜過份輕忽其影響;現在,至少是總統也有注意到也重視非典型就業者的問題,也希望有關單位能提出因應政策。
政府不可能立法禁止派遣等非典型工作,包括勞資雙方的市場確實有其需求;但就如正在立法院爭執不休的勞基法修法問題一樣:勞動市場固然要給予彈性,過份僵固對勞資雙方都有負面影響;但對違法、有害勞工權益的行為,政府卻該有能力把其糾出來─例如,不少著名企業派遣員工比例過高,政府有關單位就不該不理不睬,但遺憾的是外界少見勞檢單位著墨於此。
官方在發佈數據、「正面解讀」數據的同時,是否也該多作點事?而非典型工作的增加、與長期低薪資,是勞動市場惡化的2大徵兆,台灣同時存在這2大現象。總統提出的加強職業訓練,在現實上並非減少非典型就業者的解方,唯一的解方其實是增加就業機會,也就是說要增加民間投資,政府還是該多著力於此吧。
相關報導
● 「我有200萬個想自殺的理由」外省高官之女成派遣工 道盡貧窮人生
● 臉書也用廉價勞力!《衛報》揭露祖克柏公司的次等公民—與優渥福利絕緣的派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