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昨日《南海血書》,今日「中媒盯梢」?

近期有媒體驚爆,某電視台政論節目,有中共官媒新華社駐台記者高度參與,甚至直接點名在錄影棚「盯梢」之人,引起輿論相當大的波瀾。倘若為真,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當年痛批《我是歌手》「入島、入戶、入腦」,他老人家的「預言」可真是「衝衝衝」,民進黨連續執政進入第9年,竟然連對岸官媒記者都堂而皇之的侵門踏戶?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勿忘王立強事件與向心夫婦案的前車之鑑

然而,仔細拜讀該報導,內容卻破綻百出。不僅有違一般政論節目製作之常理,也對陸媒駐台記者的生態胡編亂造。一來,據查該報點名的新華社駐台記者趙博,早在今(2024)年5月已結束本輪駐點返陸;二來,疫情趨緩之後,陸委會於2023年11月8日公告,大陸駐點記者在台停留時間以3個月為原則。因此,該報導所謂「趙博近日得知參與節目製作之事被傳開,已緊急離開台灣,該社改派另一名記者來台駐點」,如此說法實在難以站得住腳。

日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訪台,颳起一陣AI炫風,但凡事都要讓AI背鍋,大可不必。AI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媒體記者多私下自嘲,工作早晚被AI給取代。AI固然可以代替人力寫作,但查核事實恐怕還是得人類「親力親為」,如果因為某事件本身即為「假訊息」,卻用一張「AI合成示意圖」來代替「證據」,那賴清德政府力推的「AI內閣」可得記上一功,台灣真是因為AI而站上世界舞台中心了。

<cite>《自由時報》指涉在台灣政論節目「盯梢」的新華社記者趙博(圖),4月曾赴花蓮採訪地震新聞,5月已結束駐台並返陸。(截取自新華網影片)</cite>
《自由時報》指涉在台灣政論節目「盯梢」的新華社記者趙博(圖),4月曾赴花蓮採訪地震新聞,5月已結束駐台並返陸。(截取自新華網影片)

「王立強事件」與「向心夫婦案」殷鑑不遠,幾個捏造出來的「中共間諜」事件,頓時讓社會寒毛直豎,民進黨政府「打蛇隨棍上」,「共鳴者」、「中共介選」、「紅色滲透」、「在地協力者」、「中共代理人」各種新發明的名詞與帽子滿天飛。立法院也忙得很,憑藉「氣噗噗」的民氣可用,「國安五法」修正與《反滲透法》立法均告通過,蔡英文前總統的「民主防護網」正式編織完成。兩岸防護網既然大功告成,王立強與向心夫婦終於「沉冤得雪」,前者經澳洲認證為騙子一枚,後者由我司法機關宣告無罪確定。

遭陸媒記者盯梢,「民主MVP」不堪一擊?

近來一系列涉及兩岸的爭議,似乎讓人感覺到一股熟悉的味道又回來了。先是有民進黨立委提出「第五縱隊」之說,還言之鑿鑿的臚列「高風險群」,完美復刻了白色恐怖戒嚴時期的官方文宣說詞。接著是一位經營大陸粉絲失敗的網紅,靠著「愛台灣」敗部復活之後,當起了會啄人的「青鳥」,把去中國大陸旅遊吃播的YouTuber們,都咬成被中共「收買」。再來就輪到官方的媒體親衛隊出馬,藉由不具名的「資深媒體人」與「AI合成示意圖」,將血滴子射向了駐台陸媒與政論節目。

短時間內一連串的「中共滲透」,讓民眾突然驚覺「原來匪諜就在你身邊」,各種反中、抗中、厭中的情緒再度被點燃。執政黨此時不出面收割,更待何時?賴清德總統的「洗滌人心」大計迎來了絕佳的契機,青鳥對抗藍鷹的罷免大戰也有了新的戰場,國會改革的釋憲案更有了「阿共陰謀」做為底氣;再放眼下去,2026年九合一大選,潑向「藍白」陣營的紅色油漆已庫存無虞……。

<cite>知名網紅「波特王」在社群媒體發文指出「中國政府7月份預計以《兩岸青年文化月》為名義,招攬台灣網紅赴中國觀光拍片,而且全程『機加酒』免費」,不少網友示警「已經朝文化統戰方向發展了!」還有網友整理近半年內到中國大陸旅遊的網紅。(翻攝自Threads)</cite>
知名網紅「波特王」在社群媒體發文指出「中國政府7月份預計以《兩岸青年文化月》為名義,招攬台灣網紅赴中國觀光拍片,而且全程『機加酒』免費」,不少網友示警「已經朝文化統戰方向發展了!」還有網友整理近半年內到中國大陸旅遊的網紅。(翻攝自Threads)

當反中腎上腺素激升之時,理智線往往是最不需要的存在,沒人在意「中共滲透」的真相為何,沒人在意難道蔡前總統建構的「民主防護網」竟然如此不堪一擊,沒人在意YouTuber們的自由意志,當然也沒人在意政論節目製作單位本應具有的主體性。最該負責任的是老共嗎?不是。而是口口聲聲要當「民主MVP」的現任政府,台灣民主變得如此廉價,動不動就被「入侵」、被「滲透」,甚至被「盯梢」,國安團隊究竟是睡著了?還是點燃仇恨與敵對的民粹,根本就是國安戰略的布局之一?

「洗滌人心」的下一步,禁止陸媒駐台?

今天台灣把國民黨時代的歷史教育全然掃進灰燼堆裡,平心而論是頗為可惜的,因為失去了負面教材的以史為鑑。多數人大概不知道1978年有一份一度被選入教科書之中的《南海血書》,內容盡現共產黨的殘酷與慘無人道,讓讀者氣憤難平,單行本銷售量高達20萬冊,最後還改編為由已故影帝柯俊雄主演的電影《南海島血書》。

當年電影海報上有句聳動的標語:「昨日不為自由奮鬥,今日才淪落成海上難民!」台灣告別戒嚴體制已經將近40年,可是當政者動員社會民心的套路卻是一脈相承,「民主化」成為政客耍嘴皮的最佳口實。後來證明《南海血書》根本是一個虛構故事,那些聲稱該作品「證明共產黨弊害」的官員雖被狠狠打臉,但執政者藉此鞏固反共國策之下的社會思想管控,卻得到了進一步的落實。

<cite>國民黨統治時期,為了證明「共產黨弊害」而虛構的《南海血書》,不只單行本暢銷,還被改編為電影《南海島血書》。(取自Enjoy Movie網站)</cite>
國民黨統治時期,為了證明「共產黨弊害」而虛構的《南海血書》,不只單行本暢銷,還被改編為電影《南海島血書》。(取自Enjoy Movie網站)

那位在媒體筆下坐鎮盯梢的新華社記者,人家已「緊急離開台灣」,在北京採訪兩岸青年藝術家作品展。但報導的效果已然發酵,妖魔化的中國更加張牙舞爪,陸委會27日宣布,即日起將提高赴大陸地區旅遊警示至「橙色」,「建議國人應避免非必要旅行」。為了不要淪落為「難民」,「為自由奮鬥」的下一步是什麼?YouTuber自我設限,不敢去對岸拍片?還是乾脆禁止陸媒記者駐台?

看來「洗滌人心」的第一步,便是要對「中國滲透」零容忍;既然要做到「零容忍」,對兩岸往來加以限制與緊縮,更是前提中的前提。一道無形的「柏林圍牆」,正在台灣海峽一磚一瓦的堆疊而起。而那本曾經暢銷的《南海血書》,看似早已被遺忘,實則深植人心,只是不斷換個書名或劇情,在台灣一代又一代傳頌下去。

更多風傳媒報導

看更多相關新聞
陸媒介入節目案 3單位行政調查
直球對決竟遭羞辱「急了」劉寶傑爆氣:鋪天蓋地查清楚
綠營作家誣指小吃店只看中天 法院認證誹謗
趙怡翔自爆被「有捲舌口音的」邀上節目 網罵翻:又玩影射
早知中共介入台灣政論節目?沈伯洋挨批後歎:乾脆抹我是C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