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經濟成長4.6%,中國急需要「超越4兆」財政政策

中國第3季經濟成長率是低於預期的4.6%,更顯大規模財政政策的勢在必行與急迫性,否則連已上路支撐經濟的貨幣政策、金融措施都會失效。

上周五中國官方公布第3季經濟成長率較第2季的4.7%略低、較第1季的5.3%又差更多了,雖然較外界預期高,但整體來看經濟走緩甚至下滑趨勢不變,前3季經濟成長4.8%,依此情況推估,全年要達到官方訂定5%成長率目標難度是高了。依照外媒對經濟學家的調查,他們對今年全年成長率的預測值是4.8%,且明年會再往下降到4.5%。

中國經濟這幾年可謂「內外煎逼」;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中國歷經近3年艱辛的清零政策,2022年底前結束清零後,外界多對中國經濟充滿期待,但近2年下來,中國經濟明顯陷入困境,各項經濟數據與指標幾乎都是起伏不定、時好時壞。客觀來看,中國經濟確實對內對外都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以內部而言,過去的成功、成長方程式顯然出問題,原本高度仰賴房地產與投資帶動的經濟,在房市崩跌、多家大型建商違約、財務出問題、甚至破產倒閉情況下,反而成為緊縮經濟的原因;投資則在整體經濟前景不看好、不夠明朗情況下受到打擊。而經濟表現不佳則必然又影響民間消費信心,想靠增加消費支撐經濟的「雙循環」就難收效。

外在環境方面,中美競爭引發的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至今戰不停,甚至擴大到中歐之間。要以出口增長帶動國內投資與增長較過去難,許多國家都防備與指責中國「對外輸出過剩產能」。

此外,地緣政治角力引發的負面效應,隨著中國經濟走緩而日益凸顯。如果說原本外資企業為了因應地緣政治風險,會在其它國家投資設廠、而非把全部生產放在中國,即所謂的「中國+1」,但如果中國經濟一直積弱不振、長期前景又被看淡,那外資離去的腳步可能增加水加快。

概括而言,中國經濟現在有陷入諸多利空因素交纏、彼此影響拉低的螺旋下滑困境的風險。

2008年金融海嘯後,中國政府祭出4兆人民幣的財政政策,讓中國經濟很快就走出海嘯陰霾,回到10%左右的成長,這是一次成功的財政政策援助經濟案例,但也是非常失敗的案例,因為引發的不良後遺症嚴重:債務大增、產能過剩問題惡化、低效率與浪費的投資建設多….。習近平上台後,就一直堅守不再推類似大規模財政政策(官方用詞是「大水漫灌」)。在疫情後中國經濟走緩時,官方雖有小規模的支撐經濟措施,但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上一直採相對保守、保留的作法。

因此,當9月下旬北京官方強勢出手刺激經濟時,外界感意外而稱之為「畫風突變」,由人行、證監會、金監會等「金融3巨頭」聯合對外公布號稱「17支箭」的刺激措施,這些措施包括降準(存款準備率)、降息(0.2個百分點)挽救房市的5項政策、提振資本市場(股市)政策、及針對金融機構銀行的措施等。

這些措施被認為遠遠超外界預測與期望,負面看當然是中國經濟確實已差到北京不得不違背不久前才說的「不下猛藥」說法,必須出重手、下猛藥才可以;正面看則是官方出手有希望拉抬經濟、早日結束中國經濟不死不活的平庸年代。而這些措施也確實讓股市上揚受惠,甚至有外資擔心不儘早進場會錯過「中國增長」。

不過,僅有金融面的貨幣政策是遠遠不夠,近日中國股市表現可看到刺激拉抬效果遞減的現象,因此財政政策一定要儘快推出、跟上,而且規模一定要夠大,最好能「嚇壞」外界,否則可能前功盡棄,因為實體經濟好壞才是基礎與根本。

遠的不說,新冠疫情重創美國(及全球)經濟,失業率一口氣飆到近15%,從川普到拜登兩全政策是花錢毫不手軟,動輒數千億到數兆美元的財政政策出手,這讓美國經濟不到2年就回到成長正軌、失業率下降到4-5%的低檔。相較之下,2008年金融海嘯時,歐巴馬受制於國會因素,財政政策被迫縮水、規模過小,這讓美國經濟花了4、5年以上去消化海嘯時上揚到10%的失業率。

外界一直在傳中國政府要祭出新的財政政策,但官方雖承認會有刺激經濟的財政政策推出,但具體方案、金額一直未公布,或許內部仍在「喬」方案,也或許官方對推過鉅規模的財政政策仍心存疑慮,而在金額上尚未決定。

但從歷史經驗看,挽救經濟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力道不足的傷害與風險,永遠大於力道過鉅,這次的財政政策如果「只有4兆人民幣」,恐怕遠遠不夠了;而且在推出時機上,拖延不決的風險與代價,也比快速推出更高。至於那些潛藏的後遺症,只能設法把關、降低,事後再來「收拾善後」。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