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美歐同床異夢,中國角色吃重,台灣自我邊緣?

近來全台民眾隨著鄭文燦涉貪案與台南林士傑遭槍擊案等重大事件心情起伏,政治與社會的不安,讓台灣宛如存在於另一個平行時空。此時此刻,世界正在悄然發生轉變,地緣政治微妙重組,變局來得又快又猛,台灣當然不可能置身事外。問題在於,我們是否要重新調整眼鏡的度數,才能適應和看清眼前局勢的瞬息萬變。

北約大開生日派對,奧爾班突襲展開和平任務

北約組織正在美國華府開起了生日派對,慶祝其75歲生日,不只慶賀瑞典成為新成員,還特別邀請澳洲、紐西蘭、日本、韓國領導人觀禮同歡。即將卸任的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發表了生日感言,他說北約「迫切」需要將目光投向亞洲,而且「世界正變得越來越複雜」。史托騰伯格「說到做到」,北約峰會發表聯合聲明,「直接警告」中國「援俄」,引來中方強硬駁斥。

如果只看到北約75周年的動態,或許會讓台灣社會一部分的人感到「安心」,認為美國所主導的美歐軍事聯盟,仍在為對抗「萬惡中俄」而攜手奮鬥著。不過,抱持此觀點者,顯然只睜開了做為冷戰遺產的右眼,閉著的左眼沒有看到俄烏戰爭的「歹戲拖棚」,不只讓歐洲內部出現了裂痕,也讓美歐「民主陣營」走向了同床異夢。史托騰伯格的話只說對了一半,那就是「世界正變得越來越複雜」。

<cite>當地時間7月10日,北約成員國領導人在華府舉行的峰會上合影。(美聯社)</cite>
當地時間7月10日,北約成員國領導人在華府舉行的峰會上合影。(美聯社)

在歐洲帶著特立獨行風格的匈牙利總理奧爾班(Viktor Orban),自7月1日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展開了「和平任務」(peace mission)出訪,腳步先後踏上烏克蘭、俄羅斯、中國、美國,其行程安排之巧妙,大出眾人意料之外,歐盟內部更是雜音湧現。

不過這位宣示要「讓歐洲再次偉大」的「異類」領導人,確實打破了美國在俄烏調停問題上設下的「鐵幕」,以歐盟輪值主席國的身分與地位,讓匈牙利扮演起了穿梭外交的斡旋者角色。顯然在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一面倒的「親美」路線之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希望早日卸下「援烏」包袱,以政治談判等方式解決俄烏衝突。

哲連斯基肯定中國角色,北京被寄予斡旋厚望

歐洲的民心思變,不再是「挺烏」至上的鐵板一塊,既體現在日前歐洲議會選舉右翼興起的結果,更反映在法國大選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失去主導地位的結果。畢竟馬克宏是歐洲傳統大國裡強硬的「鷹派」,曾多次表示不排除派兵至烏克蘭,還曾數落德國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不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

然而,不論「挺烏」、「援烏」聲浪不絕於耳,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看來有著自己的想法和盤算。針對奧爾班訪華一事,哲連斯基在華沙與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共同出席記者會時表態:「唯有重要且強大的盟友才能充當調停方……世上這樣的國家多嗎?不多。我認為美國就屬於此類國家,中國和歐盟也是。不是某個國家,而是整個歐盟。這才是調停方該有的樣子。」

<cite>當地時間7月8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與波蘭總理圖斯克在華沙會面。哲連斯基表示,中國、歐盟和美國可以充當俄烏和談的調停方,因為它們的經濟和軍隊實力強大。(美聯社)</cite>
當地時間7月8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與波蘭總理圖斯克在華沙會面。哲連斯基表示,中國、歐盟和美國可以充當俄烏和談的調停方,因為它們的經濟和軍隊實力強大。(美聯社)

事實上,奧爾班訪華的主題之一,便是要與中方重點溝通烏克蘭危機。習近平對此重申了「戰場不外溢、戰事不升級、各方不拱火」三原則,並強調「國際社會要為雙方恢復直接對話談判創造條件、提供助力」,中匈在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主張是一致的。而哲連斯基還是相當看重中國在俄烏調停上的角色,無不顯示俄烏衝突拖得越久,中國被寄予的斡旋角色是日漸吃重的。

今年以來,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會見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大陸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會見烏克蘭駐華大使里亞比金(Pavlo Riabikin)、與烏克蘭第一副外長瑟比加(Andrii Sybiha)舉行磋商,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就烏克蘭危機進行第二輪和第三輪穿梭外交。此外,中國和巴西於5月共同發表了關於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六點共識」。中國大陸在俄烏問題上「不選邊站」的路線,逐漸打破了外界的質疑,同時正在發揮與日俱增的政治效果。

意識形態站隊不可靠,增加自身靈活性才是真

正是在此形勢之下,世界原有「挺烏」或「挺俄」的二元對立格局,可說是走向了土崩瓦解。國際政治終究講究的是現實與實力,意識形態的「站隊」遊戲,除了抱團取暖之外,解決不了任何的衝突,也平息不了任何的戰火。光是這一點客觀事實的變化,就給了台灣極大的啟示。

民進黨政府執政以來,「親美」路線不分蔡賴,台灣在國際政治紛爭上的態度,也是以美國馬首是瞻。因此台灣深受西方零和博弈式思維的影響,在重大問題上凡是「只問立場」,把內部的藍綠白標籤政治這一套,也套進了看待國際政治議題上的眼光,從而大為窄化視野,不管事情是否起了變化,還是一股腦的「挺誰」、」撐誰」,卻讓台灣在擴大朋友圈的道路上得到反效果。

<cite>賴清德總統(中)日前身穿軍裝,前往台中清泉崗基地視導空軍第三戰術戰鬥機聯隊,為準備漢光演習的國軍加油打氣,談到對岸言必稱「中國」。(青年日報提供)</cite>
賴清德總統(中)日前身穿軍裝,前往台中清泉崗基地視導空軍第三戰術戰鬥機聯隊,為準備漢光演習的國軍加油打氣,談到對岸言必稱「中國」。(青年日報提供)

特別是與對岸的關係,當歐洲部分國家,甚至包含哲連斯基本人,都能看到中國可以發揮的正面角色時,非但不會與其原有的「親美」立場背道而馳,而且增加了解決問題的空間、選項與能動性,進而與中國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友好關係。

台灣做為世界潛在衝突的熱點區域當事者,難道不是更有必要懂得如何充當翻轉局勢的支點,強化自己的靈活性,並降低危機的風險?那麼既有的兩岸敵對路線,絕對有必要重新檢視,也需要從非此即彼、非敵即友的僵化思維中解脫出來,才不會讓台灣在世界風雲變化中自我孤立、自我邊緣。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