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跌落危險邊緣的4.7%,三中難救中國經濟

上周中國召開三中全會討論振興經濟議題,同時也正逢公布經濟數據的時機,第2季經濟成長率為4.7%,不僅低於預期、且已跌落到接近危機邊緣,三中全會難救經濟。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字,第2季經濟成長率4.7%,低於原先外界預測的5.1%不少;而第1季成長率為5.3%,因此上半年經濟率為5.0%。依照官方原先設定全年5.0%左右的成長率看,這個成長目標能否達成已有疑問。雖然官媒稱以中國居全球第2大的經濟量體論,這個成長率已經是「難得可貴」了,但不少專家認為中國經濟仍有下行風險,換句話說,5%的經濟成長目標是否能達到是大有疑問了。

與此同時,深受外界矚目的三中全會審議經濟政策問題,對中國經濟開出藥方、強調要深化改革開放,但在外界眼中,卻是疑慮重重,這些措施恐難有快速提振中國經濟之效,甚至可能有「反效果」。

從最總體面看,三中全會雖然號稱要以經濟政策為主,但實際上在中美競爭角力已進入第7年、且展望未來10年都難落幕情況下,安全議題隱然已超越經濟。國內學者張五岳就分析,在5000多字的公報中,「經濟」只出現22次、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少的一次,反而是「安全」出現16次、是最多的一次。外媒因此分析與評論說,中國力圖在經濟成長與國家安全中求得平衡。

只是這種平衡並不容易拿捏,而且最終往往是安全為先、並因此犧牲經濟。例如,中國把「反間諜法」升級、加強對外國(主要是歐美)間諜的偵防,是為了國家安全;但此舉毫無疑問、甚至必然讓外資企業、來華經商(甚至旅行)的外國人心存疑慮,特別是在中國這種被視為法治不夠健全又不夠透明的國家,又已出現過幾起外資企業被搜查與員工被拘留事件後,難怪有外媒會報導指反間諜法「嚇跑外資」。

再深看經濟政策議題,公報在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營的表述中,首先提到了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動,即「公有製經濟」,強調「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之後才提到民營企業(即「非公有製經濟」)。

雖然中國的公營企業體系一直占有極大比重、官方亦重視,但這幾年各種政策的緊縮、對科技大廠的監管,外界以「國進民退」形容這種現象,在評價上,國進民退對經濟體整體的生產效率等是較差,亦不利經濟與投資。外界更期望看到、聽到的應該是政策調整為「民進國退」,顯然三中全會的經濟政策在這點上並無變化。

而第2季成長率跌到4.7%、全年保5風險升高後,已經讓經濟成長率跌到一個危險的邊緣。中國從2022年起「高校」(即大專院校)畢業生破千萬人、達1076萬人,2023年畢業生再增為1158萬人,預計今年將超過1170萬人,因此官方將今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訂在1200萬人以上;惟要能新增1200萬就業,經濟成長率要達5%以上,因此現在成長率已經在危險邊緣。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的表現一直是「憂喜參半」、正面與負面的數據交錯而至,採購經理人指數在榮枯間徘徊。或許不能說中國經濟衰頹積弱,但卻又肯定不是高昂上揚、強勁成長。首季成長率優於預期、打了一劑強心針,但第2季卻又比預期低、讓人擔心全年保5難成。

出口也是起伏不定,3月出口衰退7.5%,4月回溫小幅增長,5、6月增加7-8%左右,但未來出口情勢卻又是讓外界擔心、看淡。主因是雖然6月出口猛增8.6%,但進口額卻減少2.3%。賣得更多卻買得更少,代表的是順差增加,6月順差達990億美元的新高。

中國的貿易順差創新高並不值得高興,因為這恰恰是現在與未來最嚴重的問題,讓經濟前景蒙上陰影。以中國的經濟規模論,早已不能過於倚賴出口與投資帶動經濟,消費應該扮演更吃重的角色,相較於其它國家,中國的消費占GDP比重嚴重偏低、只有54%左右,遠低於全球平均的72%、較先進國家動輒8成的比重差更多。官方曾想調整結構、提出「雙循環」等政策,但顯然效果不佳,終而走回依賴出口的舊模式。

但在中美競爭引發的貿易戰、關稅戰影響下,其它經濟體、如歐盟就也對中國的出口充滿戒心,不久前就繼美國之後對中國的電動車等產品課高額加徵關稅,其它國家就算不像歐美一樣想方設法阻擋中國的產品,但也對美國口中的中國「產能過剩出口」充滿戒心,中國如果想靠增加出口把經濟拉出泥沼,恐怕是困難重重,一來全球保護主義日盛,而且引領者正是過去倡議自由貿易的歐美,二來WTO式微,如果中國繼續加足馬力對其它國家增加出口,面臨反撲的機會更大。

中國第2季成長掉到4.7%,是讓人擔心了,如果要讓經濟脫困,以目前全球的經濟與地緣政治形勢看,中國還是要回到解決本國諸多問題:從消費偏低、房市問題再到國進民退、安全與政治壓過經濟等問題上著手,才是治本之道。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