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假放或不放

作者:賈新興 (氣象專家)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攝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攝

當大家都願意承擔決策風險,颱風假將從歷史上消失!

原本以為颱風天期待放假,是孩子們心裡最大的快樂,原來大人們也期待颱風天的小確幸。

和全球近40個主要國家相比,臺灣工時長達2104個小時排名第5,僅次於新加坡、墨西哥、哥斯大黎加與南韓,比鄰近的日本多出385小時,是這樣讓大人們也奢望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得到一天「賺到了」的確幸感嗎?

大人們等待停班課好像在等樂透開獎,宣布停班課的首長則像在玩俄羅斯輪盤「賭」明天放假的話,風雨夠不夠大,賭對了是神、賭錯不是人嗎?其實首長也是人!

當大人們不願意承擔自行做決策的風險時,颱風假最後只是淪為政治考量。當大家都願意承擔決策風險,颱風假將從歷史上消失!

颱風假這麼沉重!放錯了真對不起國家民族?

平均一年3至4個颱風侵襲臺灣,每個颱風的路徑、移動速度和大小都不同,根據過去10年共29個侵襲臺灣的颱風,平均每個颱風暴風圈(七級風暴風半徑)籠罩臺灣的時間大約是10個小時,至少這10個小時內,臺灣都暴露在颱風影響的高風險期間!

從經濟的角度,臺灣因災害性天氣所造成的直接財物損失,年平均高達150億元(間接的損失難以估計),其中85%左右與颱風有關。

台經院去年也以臺灣一年GDP規模約新台幣17兆,粗略評估放一天颱風假,大約影響台灣經濟規模450億元。由傷亡來看,根據47年至90年颱風災害資料計算,平均一個颱風造成315人的傷亡。

臺灣平均人口數2300萬來看,1.3萬分之一的機率,你願意承擔嗎?

大人們最常抱怨「半天假」惹毛人的原因,不外乎交通中斷無法回去上班上課、街道沒清乾淨出門很危險、接送小孩上學往返浪費時間、小孩如何安排,中午過後上班,到底是指幾點?

但是仔細看看這些原因,到底是大人的責任還是政府的責任呢?颱風假放錯了真的對不起國家民族?

是誰最清楚出門時的天氣狀況?

依據人事總處的停班停課標準,適用範圍是「政府各級機關,公私立學校和公營機構」,換句話說,對民營企業是「參考用」。

公家機關的員工,如有要清理颱風帶來的災害、有交通通勤困難者,可自行決定停班停課,事後陳報即可。

至於民營企業的員工,依據勞動部的 「天然災害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點」,有清理家園需求和通勤困難者,若無法上班,雇主也不能扣薪、強迫補班、要求請自假、扣全勤獎金或解雇。

所以,其實法律給勞工自行決定上班與否的空間是大的。

再以現在的氣象預報能力,確實是可以說明颱風未來的動態、影響區域、時間和風雨。近幾年氣象局在24小時前預測颱風中心會從哪裡登陸的誤差大約是70至80公里左右,這樣的誤差可能是花蓮到宜蘭的距離。

雖然每個颱風不同,一般風雨最強的所在,就是以颱風中心往外延伸50至100公里的範圍內。這是民眾、首長,甚至氣象專家們做決策的資訊不確定性!

因此,出門時的風雨,誰最清楚當時的情況呢?是首長?是記者?是專家?是氣象局?如果都不是,那應該是?

當大人們不願意承擔自行做決策的風險時,颱風假最後只是淪為政治考量。

當大家都願意承擔決策的風險,颱風假將從歷史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