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出遊動用直升機救援會挨罰嗎?陸上海上颱風警報罰則一次看

2021年曾發生16名遊客在颱風天出遊,受困神祕沙灘海蝕洞,海巡署獲報後派員搶救,但受天候影響,搜救過程艱辛,最終出動空勤直升機才救援成功。由於當時宜蘭海域未被列入海上颱風警戒範圍內,73萬的搜救費用誰該埋單,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究竟颱風天海陸相關規範是什麼?出遊受困動用救援是否有罰則?又該如何定義呢?

2021年神祕沙灘海蝕洞16名遊客,在颱風天出遊受困,海巡署獲報後派員搶救,但受天候影響,搜救過程艱辛,最終出動空勤直升機才救援成功。圖片來源:中央社
2021年神祕沙灘海蝕洞16名遊客,在颱風天出遊受困,海巡署獲報後派員搶救,但受天候影響,搜救過程艱辛,最終出動空勤直升機才救援成功。圖片來源:中央社

沙灘受困者為何無法開罰?

2021年宜蘭縣南澳鄉神秘沙灘海蝕洞,有16名遊客受困一夜。受圓規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提升了救援難度,最後出動空勤直升機,才驚險完成救援任務。根據當時海巡署第一岸巡隊及消防局的說法,發布海上警戒區域為巴士海峽,並未包含東北部海域,雖已發布長浪警報,但受困者並未違法;且16位民眾也非從事海上活動,而是在陸上區域,此時陸警也尚未發布,海岸法或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都罰不到他們,因此這次救援費用可能由全民埋單,引發外界罵聲一片。

延伸閱讀》16人困宜蘭海蝕洞 直升機救援費用因1關鍵全民買單

颱風期間以身涉險 有相關罰則嗎?

颱風期間,根據災害防救法第27條規定,各級政府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於災害應變必要範圍內,可畫定警戒區域,製發臨時通行證,限制或禁止人民進入或命其離去;亦可在指定道路區間、水域、空域高度,限制或禁止車輛、船舶或航空器通行。

對於違反規定進入警戒區域的民眾,執法人員將以言詞或開具勸導單進行勸導;勸導無效時再逕行舉發。萬一遭遇緊急危難狀況,無法採言詞或開單勸導時,會等緊急狀況解除後舉發,依災害防救法第55條,處5萬至25萬元罰鍰。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何時成立?

由上方敘述可知,當各級政府成立災害應變中心,並畫定相關警戒區域後,就可開罰違法民眾。而按災害防救法第13條規定,當重大災害發生或有發生之虞時,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首長,應視災害的規模、性質、影響層面等狀況,決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開設的時機與分級。同時,也應依據災情,通知直轄縣市政府成立地方災害應變中心。

颱風海陸警報如何定義?災害應變中心開設時機為何?

氣象預報警報統一發布辦法中指出,當預測颱風的七級風暴風範圍,可能侵襲台灣本島、澎湖、金門或馬祖100公里以內海域時之前24小時,應即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可能侵襲台灣本島、澎湖、金門或馬祖陸上之前18小時,應即發布陸上颱風警報。之後將針對可能受侵襲的各海域、直轄市或縣市行政區列入警戒區域,每隔三小時發布一次,必要時得加發。

而開設應變中心的時機,依據海陸警報的發布時機有以下三個:

  • 第一級:發布海上與陸上颱風警報,預測颱風暴風圈將於18小時內接觸陸地時。

  • 第二級: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後,研判後續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機率較高時。

  • 第三級: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後,研判後續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機率較低,經內政部研判有開設必要時。

民眾因自身涉險致災 搜救費用誰來出?

颱風肆虐期間,常有民眾不聽勸阻,執意登山、海邊、觀浪等活動,導致受困釀災,並由政府動用救災體系救援,付出可觀的成本。

為遏止這樣的情形,違反規定進入警戒區域者,除依災害防救法第55條,可處5萬至25萬的罰鍰之外;若因招致危難,並由各級災害應變中心進行搜救而獲救者,執行機關可按災害搜救費用繳納辦法第3條,開具處分書,要求獲救者繳納搜救費用。

颱風天該注意什麼?

颱風海上、陸上警報發布後,應避免到海邊戲水、觀浪,到沙洲搶收農作物,或者進行登山等活動,這些行為除了可能釀成意外,還可能會吃上罰單。由於風災來得突然且難以預測,當意外發生時後悔也無濟於事,因此為保自身安全,不造成社會成本,千萬不要以身試險!

核稿編輯:廖梓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