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峰鄉食物中毒案 饒慶鈴籲尊重原民飲食文化 勿妄加臆測

針對近日臺東金峰鄉食物中毒事件,臺東縣長饒慶鈴前往醫院慰問探視鄉親,強調尊重原住民傳統植物運用的智慧及小米文化的重要性,籲請各界大眾勿臆測案情與誤解族人飲食文化,應該秉持理性與科學的態度,正確看待此次事件,發生原因目前仍在調查中,尚未有明確結論,任何過早的判斷或臆測都可能對社會及族群間的和諧帶來負面影響,期待事件及早水落石出,回歸正常生活。

日前發生於臺東金峰鄉部落的集體中毒事件,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3名亡者遺體化驗完成已送返家門治喪,9位傷者接受妥善的醫療照護後,輕傷已返家休養,原本住加護病房的患者持續往好的方向發展。臺東縣長饒慶鈴對此次事件中的傷亡者深表關切與慰問,請相關單位徹查事件原因,並指示衛生局、社會處及原民處全力協助急難救助、喪葬處理、提供後續醫療及心理輔導服務。

縣長饒慶鈴表示,小米不僅是原住民族文化的象徵,也是許多臺灣人引以為傲的飲食資產;近年來,小米在國際上逐漸受到重視,成為推廣臺灣多元文化的代表之一,希望透過此次事件,引發更多人對於原住民文化的理解與尊重,同時也強調飲食安全的重要性。

臺東縣政府指出,小米不僅是世界古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原住民族的傳統作物,在貧脊乾旱的土地上多採有機栽種、經過日曬風吹雨淋,在人、土地與自然之間依存互動產出的收成,是被祖靈賜予的神聖作物,在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僅是食物,更是一種象徵豐收與祝福的文化符號。小米的營養成分豐富,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且不含麩質,除選取飽滿的粒種供食用和保種,結穗良率不高的則變成文創飾品、藝術裝置,在運用上達到多元利用價值,同時保有傳承原住民族文化、促進部落經濟之效。

許多重要的祭典與節慶中,小米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象徵著族群的傳承與生命力,縣府原民處進一步說明,在這次的事件中,部分輿論將中毒事件與原住民族人食用蝸牛、小米作物有不好的聯想,這種無根據的猜測忽視了原民傳統文化背後的深層意涵;希望大家能夠理解,任何文化中的飲食傳統都有其深厚的歷史背景和獨特性,而食物安全則是必須謹慎處理的問題,不要僅因個別事件便將其妖魔化或污名化。

臺東比魯部落傳統領袖宋賢一表示,在還沒有日曆的時候,小米作物的生長週期剛好就是一年,因此排灣族先人每每在小米收穫後的第二個星期辦理年祭,感謝祖靈賜予的神聖作物,讓族人血脈延續、精神力氣飽足,排灣族的小米文化已經有500年的歷史,是一項珍貴、有智慧的傳統文化,雖對此事件也深感遺憾難過,但認為農藥造成的毒害是單一事件,不應與小米文化混為一談。

許多知名美食家及文化界人士都曾對原住民族的傳統小米文化表達過高度的讚賞,例如知名美食評論家曾在專欄中提到有關其吃小米粽(A Bai或吉拿夫)的看法,稱讚是具有文化內涵的美食之一「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那份傳承千年的溫度與情感」。位於金峰鄉歷坵村具有多年經營部落美食的臺東食尚店家「少妮媱手工烘焙坊」負責人說,手工坊只購買來源清楚且檢驗合格的在地食材小米,從產地到餐桌都安全無虞,知道產品履歷就可以安心製作成麵包、甜點和飲品,是族人食衣住行、慶典和文化不可或缺的良伴;最近許多客人對小米食物的安全詢問度增加,她也很耐心向客人解釋說明,無論是食品添加或是主食作物,店家要負責任的知道來源和使用合格的材料,嚴守政府規定的安全質量,讓消費者吃的安心、放心。

縣府原民處長方銘總強調,將繼續支持與推廣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同時在部落飲食安全加強宣導及落實,俾以確保族人的健康與安全,希望藉由此次事件,喚起社會對原住民族文化的關注,讓更多人能夠珍惜並尊重這塊土地上各族群的多元傳統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