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環境電影節 放映78部片促綠色行動

面對氣候危機挑戰,南韓首爾環境團體舉辦「國際環境電影節」,透過電影讓民眾認識環境議題,並進一步採取行動。首爾當局則是深知對抗洪旱災難的重要性,多年前開始打造24小時運行水資源管理系統,同時搭配模擬器,緊急情況下幫助相關官員及時祭出應對措施。而濟州島則是定下目標,要在2035年前成為亞洲首個實現碳中和的城市。

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電影 《Wilding》預告片:「你父親第一件交代的事情是,你永遠不可能在那塊土地上耕種,沒有用的。」

荒涼貧瘠的土地在英國夫婦接手後,利用現代農業技術,吸引野生動物前來,恢復自然生態系統,逐漸蛻變成綠意盎然的草原。

電影 《Cat Translator》預告片:「這是動物語言翻譯機,對吧?我看電源一直開著,確認一下應用程式吧!」

如果人類能和貓咪互相溝通,生活又會是怎麼樣呢?

來自27個國家、78部精選電影、紀錄片和動畫,將在6月5日到30日舉行的第21屆「首爾國際環境電影節」放映。

南韓環境財團代表 李美京(音譯):「人們可能覺得環境問題很困難、索然無味,但電影不是很有趣嗎?為了能一次就綜合展示各種環境問題,因此開始透過電影傳達給觀眾,因為一部電影比辦10場研討會更有效果。」

過去20年,首爾環境電影節致力於提高民眾對環境議題的認識,今後20年則邁向下一個目標,敦促各界採取行動解決氣候環境危機。

南韓環境財團代表 李美京(音譯):「以為環境影片只有紀錄片,但其實並非如此。有電視劇、有動畫、有科幻片,非常有趣、很有意思。為了讓青少年能在學校上課時間觀看,另外也施行『青少年綠色電影院』計畫,是免費的。去年足足有24萬名學生觀看,希望今年有約40萬人觀看。」

只是協辦組織祭出措施,普及和提升民眾環境保護意識的同時,南韓政府與企業的行動,更是刻不容緩。

南韓環境財團代表 李美京(音譯):「要解決氣候問題的話,政府必須制定好的政策,企業也必須革新、走向ESG經營,資金也需要投入。」

尤其棘手的極端氣候,正朝世界各地撲面而來。

首爾大學環境學系教授 安鎮浩(音譯):「一處正發生洪災,一處卻正發生沙漠化,這樣極端的情況確實越來越多。不是兩倍、三倍的增加,而是可能高達四倍、八倍。」

就怕洪水和乾旱極端事件發生,南韓水資源公社和企業合作,將尖端技術與水資源管理系統互相結合,即時監控系統24小時不關機。監控室內大型螢幕上,顯示著各地水庫目前蓄水量、水位等即時水情,工作人員再結合水情和降雨預測,決定水庫出水的時間和量。但這項工作並不容易,錯誤指令可能釀成排水不及時、發生洪災,直到2021年新技術的引進,助力相關人員做出更準確決策。

首爾市立大學教授 金大洪:「現在看到的是,模擬器假設下暴雨的結果。」

YonhapnewsTV記者:「點擊幾下滑鼠,錦江大清水庫的水位瞬間有了變化。」

只要輸入天氣預報資訊,就能模擬出預期水位和風險地區,大大提升防洪力道。南韓官企合作,打造數位化系統面對氣候危機挑戰。

另一頭濟州則是回到源頭,降低碳排放。濟州政府力推實現再生能源和氫能能源轉型,並擴大應用於當地工業與生活中。挑戰提前15年,在2035年前成為亞洲第一個碳中和城市。

濟州特別自治道知事 吳怜勳:「為了2035年前實現碳中和,每年需要生產可再生能源7GW,另外每年還要生產6萬噸綠能氫氣,我們判斷是可以達成的,因此制定了2035年在亞洲率先實現碳中和這一個大膽目標。」

濟州政府計畫進一步建造離岸風力、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將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提高到70%以上,同時將基礎發電轉換為100%的氫氣。另外,濟州預計將推行電動車甚至是氫能車的普及政策,多管齊下實現淨零目標。

更多 TVBS 報導
地球沸騰時代到 高溫乾旱席捲全球
夏天吹冷氣「心好痛」 日本推AI節能空調
洪災山崩野火齊爆 極端氣候災難擴全球
風速每小時217公里!龍捲風襲美1.45億人受威脅

◤超前部署,省水節能◢
家庭必備省水神器 限時下殺中
冷氣、電扇一級省電這裡挑
節能補助攻略 家電選購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