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茶果嶺寮屋見證移民歷史 年底全數拆除改建社宅
香港的茶果嶺擁有400年的歷史,當地有香港僅存的3個寮屋村之一。寮屋在香港的郊區很常見,1940年代國共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的中國難民逃到香港,讓當時香港的人口從60萬突然飆升到200萬。
英治時期的香港政府一時之間無法處理這麼多的難民,就有超過30萬人居住在這些依著山勢所搭建的簡陋鐵皮屋、石砌樓房和木造的建築物裡,有些人一住就是大半輩子。
茶果嶺寮屋居民盧月平表示,「當時很開心的,很多街坊鄰居出入聊天,我們以前常常煮宵夜、吃火鍋。」
寮屋其實就是違建,這些居民非法占用了政府的土地或是在私人的農地上搭建房屋或是臨時住所。
香港前特首林鄭月娥在2019年的施政報告中,就提到要與香港房屋協會合作,將這些寮屋拆除改建為社會住宅。茶果嶺首期的拆除工程已經在7月展開,預計在2024年底拆除完畢。
盧月平透露,「絕對會捨不得的要搬走,我住在這裡好好的,對吧?不管補償給我多少都沒用,我住在這裡很滿足。」
《香港的公共房屋與寮屋》共同作者馮志強指出,「拆除寮屋的影響是相當大的,一方面政府必須興建社會住宅來安置這些居民,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政府必須建造非常高的社會住宅。」
馮志強說,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些寮屋居民對香港的經濟貢獻良多。
當時正值香港經濟起飛期,寮屋的年輕人都到工廠裡工作,而婦女除了在家照顧小孩之外,也務農或是找些手工藝品、縫製衣服、焊接小型電子零件等兼職工作,由於當時的物質條件不好,左鄰右舍之間都是彼此互相照應,分享各種資源。
盧月平說道,「我們茶果嶺村以前有工廠,最初的時候縫紉還有車床、切削刀具都有的。」
茶果嶺商店店家張美華說:「沒生意就做些加工品,我的小姑幫我拿些東西,縫製衣服吊牌 做到三更半夜。」
根據馮志強的研究和觀察,英治時期的香港政府曾設立寮屋控制小組,它的作用是防止寮屋越蓋越多,每當居民要建新的、便宜的寮屋時,控制小組就會從監視器裡查看到,要求他們要立即拆除,否則不讓這些居民住進寮屋村裡,而居民則找到了監視器的死角,就是沿著山坡蓋寮屋。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澳洲水岸居民仰賴郵務船 郵差送信兼當導遊
塭仔圳重劃引疑慮 居民盼建安全聯外通道
「反送中」行動持續 民眾網路號召包圍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