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刀畫藝術家 畫布揮灑浮羅山背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吉隆坡12日專電)從手執無冕王之筆數年,從商10餘載,馬來西亞藝術家古天發在年屆不惑,返回家鄉檳城山城浮羅山背,重執畫筆以奶油刀做畫,透過瀟灑豪邁技法,將浮羅山背的山城小鎮盡收畫布。

檳城(Penang)是馬來西亞的文化重鎮,古天發年輕時與大多數人相同離開浮羅山背(Balik Pulau),共同前往都市打拚,先後到吉隆坡、怡保與新山工作,也曾經從事新聞工作,成為無冕王,手持春秋之筆多年,他的人生似乎與大馬政治、經濟與社會脈動相結合,隨時保持緊繃狀態,沒有一絲餘裕的喘息空間。

人生就是如此奇妙,就在古天發體驗人生多樣化、抑或世俗眼光視為應外出拚搏開啟多彩多姿人生,這位山城囡仔卻幡然醒悟,並在40歲的不惑之年,毅然舉家回到家鄉,重新感受浮羅山背的山城小鎮的好山、好水與好空氣,感受純樸實在的人情味。

人稱「阿古師」的古天發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浮羅山背是位於檳城西南縣的一個小縣城,三面被連綿山脈環繞,另一面對著麻六甲海峽(Malacca Strait),他小時就在這個山城裡的馬來鄉村成長,周圍都是橡膠園,甚至要步行一公裡外才有鄰居,兒時玩伴都是馬來人,大夥在河裡抓魚、幫鄰居攪拌橡膠,有時拿到5分或一角錢都興奮不已,更一溜煙地衝到雜貨店買糖果。

他指出,鄉下小孩日子過得並不輕鬆,家中經濟狀況也不優渥,10個兄弟姐妹都靠父母製作豆花養活,「從小就要在課餘時間挑雞鴨糞,假日上山採丁香、除草或砍橡膠等粗活」,日子雖苦但並不會怨天尤人,也能面對今後的人生挑戰。

2009年是「阿古師」投入藝術創作的轉捩點,古天發說,當年有許多國際知名藝術家到這個小山城作畫,大啖榴槤、寫作與畫畫,當看到這群藝術家拿著畫筆揮灑自如 ,並把浮羅山背的美景盡收畫布,這也有如當頭棒喝般「喚醒我沈睡已久的畫癮」。

古天發利用當時藉由國際知名藝術家大師用剩的顏料畫了一幅「泥石流」,才恍然大悟並找到意欲追尋的人生目標,尤其,當接觸刀畫領域後更確定了瀟灑豪邁的刀畫技法,才適合他豪邁奔放的個性,「我也就這樣走進了繪畫世界」。

不拘小節個性也造就了獨樹一格的畫風,他說,以刀作畫技法多樣,或擺或點,或刮或擦,運刀翻轉之間或輕重緩急,進而產生豪邁磅礴的氣勢與金戈鐵馬的氣吞山河感覺,但也蘊藏著平緩與緊張節奏。

以浮羅山背為創作基地的古天發,不僅有漁村畫室,也與老朋友成立浮羅山背藝術協會,2010年開始參與聯展,2013年舉行個展「喬治市藝術:老街的故事」、2014年在檳城開辦「母親的故鄉」個展,他從山城出發,參展範圍逐漸擴展到喬治市(George Town)、吉隆坡與台灣,也與台灣藝文界交流。

如今的古天發已從當年的不惑之年,即將邁入60歲一甲子的耳順之年,他自嘲說:「我是沒有什麼野心的人,凡事憑著感覺走,一路走來不必要有什麼豐功偉業,只想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位肆意揮灑青春的山城藝術家,從臧否時事並東奔西跑的記者,到因緣際會重執畫筆、致力社區文化營造的浮羅山背文史工作者,古天發沉浸於慢活山城,以畫作呈現家鄉美景,以時間打造出幸福人生印記。

(編輯:陳承功)11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