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客籍神明 入駐閩式廟宇

海外客家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孫天美吉隆坡特稿)馬來西亞半島最早建立的華人廟宇,是檳城州海珠嶼的客家大伯公廟,裡頭祭拜客家籍貫的神明,廟裡的事務也由客家團體掌管,有趣的是廟宇卻是閩南式建築物! 檳城州(Penang)的海珠嶼大伯公廟,座落在東北部丹絨道光(Tanjung Tokong)海邊,廟的外牆是鮮艷的朱彤色,有個大大的橫匾寫著「大伯公廟」。 古蹟修復建築師黃木錦指出,基本上客家風格的建築物顏色較為素雅,反之閩南式的建築物則偏向鮮艷和亮麗的色彩。 他表示,海珠嶼大伯公廟的屋脊曲線和燕尾脊、屋頂上的龍雕像、剪黏的手法、建築的比例偏於扁平,都是閩南式建築物的風格。 他指出,至於客家式廟宇的建築風格比較像堡壘,像土屋,就是一種比較具防衛性的建築物。 他推測,海珠嶼的客家神明會供奉在閩南建築風格的廟宇中,應是南來檳城州的5大客家族群中,有來自廣東的也有來自閩南客,而且相信當初閩南客最有勢力,所以廟宇才會採閩南式建築風格。 史料記載,早在18世紀中葉英國人萊特(Francis Light)於1786年登陸檳城州開埠之前,在中國義結金蘭的3名客家人張理、丘兆進和馬福春,已南渡定居海珠嶼。也有一說,指3人是最早到檳城州的客家人。 張理先於海珠嶼的石岩中坐化後,兩位義弟也相繼辭世,基於同為異鄉客的中國人敬佩3人情義,同時心理上也應來到陌生國度需要宗教做依歸,因此於1799年擇張理坐化之處為3人建廟立碑,尊稱3人為大伯公,並由5個客屬會館(惠州、嘉應、大埔、永定和增龍)共同管理。 現今廟的右側還有3人的墳墓,此外旁邊還有一座誠心禮奉大伯公廟直到於1854年圓寂的沙彌西濱的墳墓, 也設立於此。 許多學者認為「大伯公」也是中國的土地神,或福德正神,因為廣東客家人歷來稱土地公為「伯公」。前頭之所以有個「大」字,應是馬來人以馬來話稱「伯公」為「拿督伯公」(Datuk Pekong,Datuk在馬來文也有「神明」的意思)時簡稱為「督伯公」,華人覆述時發音不準,成為「大伯公」後,沿用至今。(有照片、影音)10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