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訪陸,國民黨註定失分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前總統馬英九將於27日訪陸祭祖,衝擊明年總統大選選情。馬辦將此行定位為家事和青年交流,確定沒有馬習二會,民進黨府院第一時間的反應相對中性,並沒有過多的影射與批評,藍營的回應也多半是溫和、肯定,但可以預期的是,國民黨並沒有人指望馬英九此行能對選情加分,而失分則在所難免。

根據媒體報導,馬英九此行不去北京、沒有馬習二會、也不會和大陸對台工作「二把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等中共中央高層官員會面。但可以預期的是,馬英九此行必然會發表對兩岸關係的看法跟論述。

正如馬辦所言,馬英九身為前總統,必然會注意到自己的身分,不會有任何不適當的發言。但即便是「適格」的發言,也很可能會對國民黨的選情有負面的影響。一如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的「馬習會」,即便對等、不失格,也讓國民黨的選情雪上加霜。

馬英九此次訪陸的時間與蔡英文訪美重疊,雖然馬辦宣稱清明祭祖是早就規劃的,並沒有要和蔡英文別苗頭的意思。但在蔡英文訪美彰顯台美關係友好的同時,馬英九卻在對岸「兩岸一家親」,這樣的對比是極為強烈的,必然會加深人民心中國民黨「親中」的印象,即便綠營不出手,這樣的氛圍也會在民間自然發酵。

馬英九是第一個訪陸的卸任中華民國元首,CNN稱為「歷史性之行」,但馬辦和藍軍又聲稱只是祭祖和青年交流,無須有過度的政治想像。馬英九此行就是這樣一個尷尬的情況,有極高的象徵意義,卻沒有足以配套的內涵。馬英九希望降低對國民黨選情的衝擊,又想要有所作為,結果就變成一個上不上、下不下的情況。

如果真的是祭祖加青年交流,馬英九大可等到明年大選過後再成行,無論國民黨大選輸贏,敏感度都會降低很多。馬英九選擇此時成行,或許是因為看到兩岸兵凶戰危,希望能有所作為。但若真是如此,理論上就應該要有一套完整的論述和想法,進行一些政治性或至少有象徵意義的會談,並且取得一定的成果。但馬英九顯然是不敢或沒有能力做到那樣。

可以想見,馬英九的兩岸論述必然以「九二共識」為基礎,但近年「九二共識」在台灣民間早已污名化,國民黨人也都絕口不提,馬英九此行必然會讓國民黨人處於一個尷尬的處境。馬辦此行事前保密到家,也沒有跟國民黨商量,必然有這部分的原因。

馬英九此行不去北京、儘可能的降低政治意味,讓國民黨人鬆了一口氣。因為「九合一」剛剛選完,國民黨年輕的議員沒有選舉的壓力,所以都沒有特別表示什麼意見,國民黨中央和立委們也多半從人之常情的角度替馬英九辯護,但實際上卻是有苦難言。藍軍支持者或許樂見兩岸交流,但馬英九自己貼上的標籤,卻不是立委候選人有本事撕掉的,必然會影響國民黨的選情。

對於馬英九訪陸,國民黨嘴上說「祝福」,但其實無論朱立倫或侯友宜的反應都是冷淡的,馬英九此行帶給國民黨人的困擾註定比好處多,更遑論還有些要讓國民黨落入馬英九兩岸論述的味道。

從馬英九卸任總統以來,國民黨就一直隨波逐流,完全放棄兩岸論述,既沒有要說服民眾的想法,在兩岸政治光譜上也沒有定錨,也沒有一個和對岸互動的準據,在處理逃兵、小三通之類的事務性問題上或許還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只要層次一提升,就會出問題。如今的尷尬,其實是國民黨早該面對、解決的問題。沒有兩岸政策、沒有美中論述,要贏得大選恐怕有不小的難度。

雖然已經降低了政治敏感性,但馬英九此行可能對選舉造成的衝擊,相信對岸是評估過的。如果不是對國民黨的選情極有信心,恐怕就是根本不關心國民黨的輸贏,要依照北京自己的步調和方法來做。

但回顧當年的「馬習會」,雖然是歷史性的會面,最終卻沒有形成一個能框住國民黨的框架,反而讓國民黨在2016年大敗之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從此絕口不提「九二共識」,而馬英九也很多年都成為藍軍心中的罪人,直到後來韓國瑜取而代之。希望今年的馬英九,不會重蹈當年的覆轍。

【作者 單厚之/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