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牌效應啟動 離岸風電拉警報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賴政府上任後在反核與返核間遲疑不定,但光是能源,蔡英文就留給賴清德好幾個燙手山芋,一項就是進退不得的離岸風電。

還記得2022年區塊開發3.1期的競價嗎?當時報紙頭條是這樣寫的:「離岸風電選商 驚見零元破底價」。不到2年後的現在,曾被風光報導的3.1期風場,業界沒有一個有把握可以前進。

所謂零元標當然不是指整個產業鏈幫台灣能源轉型做白工,開發商投零元標的原因是政府鼓勵他們把風場發的電,用好價錢賣給有綠電需求的企業。如意算盤是,綠電發展有護國神山買單,不會給台電增加負擔。

政府的如意算盤不只打到這裡,還逼離岸風電業者吞下Made In Taiwan的零組件,不但價格超貴,品質參差不齊,還經常交不出貨,讓每拖延1天就需要燒數十萬美金的業主叫苦連天。

台灣的風場因為國產化政策變成了全球最貴的離岸風場。但台積電和其他科技業主不打算埋單。他們當然會想要買綠電,但他們要買的是「4字頭」1度的綠電,而3.1期風場要回本的話,已需要將價格抬到「6字頭」1度,甚至更高了。截至目前,沒有一個3.1期的風場有簽下企業能源採購協議。

有離岸風場開發商私下坦言,目前公司內部還在觀望,「我們一直拖,希望新政府上台可以有轉機。」 也就是說,雖然這些開發商都把行政合約簽好簽滿,但他們若依照合約執行國產化的話,這些風場看來是蓋不出來了。唯一的希望,就是賴政府出手解套。

能拖多久呢?根據業者評估,大約會再等新總統上台1個半月的時間,看是否能趁今年進行場址地質調查。只是,這些早該做的事到現在卻沒有做,清楚說明了業者對3.1期的信心有多薄弱。如果屆時仍未出現轉機,他們會選擇放棄。

至於解套的方法,這很複雜。部分產業鏈已經砸下巨資,完全廢除國產化政策反而會讓他們血本無歸;但是,若是硬著頭皮執行下去,一旦風場蓋不出來,這些頭洗下去的本土公司照樣沒有單。

如今的難堪窘境,事實上早在5年前就被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高銘志等專家學者清楚的點出,可惜對離岸風電情有獨鍾的蔡英文,在總統任內始終當作沒聽到,使得既粗糙又沉重的國產化政策像一個枷鎖,讓才剛起步的台灣離岸風電,很可能就這樣倒下來。

近日,陸續有媒體報導,一家3.1期風電得標外商,針對台灣員工大幅裁員近40人,在台只留下約20多人。也就是說,3.1期的五張骨牌已經倒下一張,除非國產化政策即時調整,第二張骨牌倒下只是時間的問題。(作者為潔淨能源推廣協會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