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產業人才培訓據點揭牌 協助績優選手進入半導體產業

高大產業人才培訓據點揭牌 協助績優選手進入半導體產業
高大產業人才培訓據點揭牌 協助績優選手進入半導體產業

為運動選手轉換跑道提供專業輔導,高雄大學產業人才培訓據點正式揭牌,同時舉辦首梯次的開訓典禮,希望協助運動員習得第二專業,投入半導體產業。

(林祺宏採訪報導)

教育部體育署、國立高雄大學共同揭牌啟用「產業人才培訓據點」,同時為「輔導績優運動選手從事半導體產業人才培訓先導實施計畫(簡稱:績優選手前進半導體培訓計畫)」舉行首梯次開訓典禮,「助攻」參與學員以「先聘後訓、保證就業」加入科技大廠,不僅從運動員轉換跑道習得第二專長,並成為半導體工程師。

 

據點揭牌暨開訓典禮於高雄大學圖書資訊館6樓登場,教育部次長林騰蛟、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共同主持,與會貴賓立法委員劉世芳、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處長楊伯耕,參與本計畫企業端包括日月光(3711)、華泰(2329)、國巨(2327)、穎崴(6515)、台虹(8039)等5家半導體業者出席。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表示,教育部持續建構完善就業輔導方案,尤其半導體產業發展蓬勃,人才需求強勁,立即啟動產官學三方共同合作,高雄大學產業人才培訓據點揭牌啟用,就是建立運動選手與半導體產業銜接的培育機制,成為典範複製到全臺。

 

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表示,校方致力於「產業鏈結、社會鏈結、學用合一」,爭取各界合作與資源,在專業學科訓練的基礎上建構跨域能力,培育科技基礎人才。5月中舉辦計畫啟動說明會後,隨即展開為期2個月招募宣導,期間帶領團隊逐一拜訪全臺21間協辦大學端夥伴學務處、體育室及教練、選手,獲得熱烈迴響。

 

日月光副總李叔霞表示,此次招募學員夥伴十分搶手,用人主管看中選手重視團隊、高自律、高抗壓的特質,期待能帶動企業的正向氣氛與效能。在職學員從技術員出發,建立基礎認識與產業流程,相信經過2年在職訓練,未來能承擔產業運作的關鍵角色。

 

高雄大學承辦「績優選手前進半導體培訓計畫」,邀請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國立體育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國立屏東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南華大學、長榮大學、義守大學、文藻外語大學、大仁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輔英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等共同協辦。

 

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表示,輔導、傾聽學生(運動員)需求與心聲的過程中,不乏達極限無法突破、萌生轉「途」念頭的孩子,體育署計畫為他們帶來曙光,尤其參與業者均為一時之選,且提供水準之上之薪資福利,校方將全力以赴,媒合創造多贏。

 

受訓學員之一,曾經參賽全大運的中山大學游泳選手陳彥樺指出,計畫所規劃之職涯地圖和培訓課程對她幫助很大,並期待結訓期滿、脫胎換骨從「出發跳台」改站科技舞台。高雄大學木球球員李哲勛強調,自己肯學不怕苦,趁年輕轉換環境,報名受訓磨練並激發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