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2快環評初審卡關 加強污水監測及安全應變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1日電)環境部今天召開高屏2快環評初審,環委認為,部分施工路段的灌漿水可能會有鎂離子溶入水中,讓高屏溪下游民眾「拉肚子」,應加強下游監測及安全應變措施,建議本案補充修正後再審。

環境部今天召開「高雄-屏東間東西向第2條快速公路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專案小組初審會議,本案於民國110年經環評大會審查,結論建議應繼續進行第2階段環境影響評估;開發單位去年完成評估書初稿函送交通部,環境部今天進行首次初審。

開發單位交通部公路局南區公路新建工程分局表示,高屏2快西起於高雄市高鐵路與台1線路口附近,往東通過大樹丘陵區及跨越高屏溪後進入屏東縣銜接至國道3號。

公路局指出,現有高雄-屏東間東西向聯外快速運輸不足,現有道路已呈現交通壅塞;高屏2快主線全長約22.6公里,設置8處交流道,以高架橋為主,主線車道採雙向4車道布設。

環評委員表示,部分施工路段跨越高屏溪,雖然避開自來水取水口,但還是在上游;其中灌漿水含有鈉、鈣、鎂等水溶性離子,「鎂離子可能讓大家都拉肚子」,就算豐水期能稀釋,但枯水期該如何處理;要求開發單位在灌漿時監測下游如導電度、pH值等,牽涉到高屏地區的用水安全,應有安全應變措施。

環委指出,目前規劃路線私有地占約60%,可能影響到300多戶建築物,但在邀請居民參與公聽會時,只用廊帶規劃迴避問題;在報告中也只提到「當地居民已與會表達意見」,應補充說明當地居民意見,並加強說明、溝通。

環委討論後,建議本案補充修正後再審;要求開發單位加強說明規劃路線經仁武斷層對本計畫可能的影響,並補充災害應變計畫;另外加強營運期間對鄰近區域平面道路的交通衝擊評估等。(編輯:張雅淨)11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