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或溫差過大 可能提高心梗風險

接著關注心血管健康,或許很多人認為,心肌梗塞都是天氣冷、寒流來的時候才會發作,其實夏天也會發生心肌梗塞的問題。研究顯示,只要氣溫超過30度,風險就會漸漸升高。而且每上升1度,整體的死亡風險,會增加百分之3。醫師還提醒,不只是高溫,相當多的研究也發現,忽冷忽熱過高的溫差,只要溫差超過8.5度,或長時間待在是缺乏空調、持續燜熱的室內環境下,都一樣會增加心肌梗塞發生的風險。

天氣熱,導致脫水,加上室內溫差的劇烈變化,讓人擔心熱衰竭的發生,但實際上「夏天」發生心血管疾病的人數也並不在少數。

臺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 林謂文:「脫水的現象,我們血液就變得比較濃稠,流動性就會變差,容易產生血栓。那另外的話,我們為了要排汗,體表血管擴張,血液大部分都集中在我們的體表,那你心臟負擔增加之外,心臟如果你血管本身有狹窄,就容易造成缺氧的情況 。」

在悶熱的環境中,身體不舒服常會聯想到中暑,但如果疼痛的感覺傳遞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很可能就是心肌梗塞發生的警示。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周靖堯:「心肌梗塞最典型的症狀,是胸悶、胸痛、冒冷汗,那有時候會有左手的麻痛,或者是到下巴,(心臟)像石頭這樣壓著,或是被人用手這樣子捏著,但是並不是說,劇烈的尖銳的刺痛感。」

臺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 林謂文:「那熱衰竭是脫水,然後頭暈,開始頭暈目眩、口乾舌燥,皮膚的溫度非常地高。」

許多人覺得自己身體很健康,在炎熱的夏季,水分補充不足,沒有保持良好生活作息,潛在的疾病誘發因子悄悄找上門。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周靖堯:「那我們也很常會發現,有心肌梗塞的病人來, 都是自己認為自己平常都很健康,那其實血一抽,血壓一量, 就其實是有三高的問題。」

臺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 林謂文:「提倡大家多吃一些素食或蔬果類 ,多吃一點高膳食纖維等等, 避免生活上的壓力或是過勞,或日夜作息顛倒 ,就可以保護這個血管,恢復彈性不要血管狹窄。」

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也要避開外部誘發原因,像是不要長時間暴露在強烈陽光下,減緩冷熱溫差大,多喝水,規律運動,減輕心臟的負擔。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吃白飯換成全穀米 鎂離子助穩定血糖
奧運場外的汗水故事 關鍵一刻拚搏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