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燒引發癲癇!1歲童送醫插管 竟是腸病毒併發腦膜炎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近日,一名1歲幼童突然高燒並引發癲癇,家屬緊急送往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急診治療,由於病情嚴重,醫護人員立即進行插管,經檢查確診為腸病毒併發腦膜炎,所幸及時就醫,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該孩童已無大礙,兒科部主任黃斯煒提醒家長,如孩童不慎感染腸病毒,應密切留意是否呼吸困難、心跳加快、意識不清、持續嘔吐等重症前兆,若出現症狀應立即就醫。

黃斯煒提醒家長,如孩童不慎感染腸病毒,應密切留意是否呼吸困難、心跳加快、意識不清、持續嘔吐等重症前兆,若出現症狀應立即就醫。(圖/AI生成)
黃斯煒提醒家長,如孩童不慎感染腸病毒,應密切留意是否呼吸困難、心跳加快、意識不清、持續嘔吐等重症前兆,若出現症狀應立即就醫。(圖/AI生成)

腸病毒是每年四月到九月常見的傳染病,特別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雖然大多數感染者症狀輕微,但少數會併發重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黃斯煒分享一案例,一名1歲男童因高燒及癲癇發作,需要插管並進入兒童加護病房(PICU)治療。癲癇發作持續不斷,這類情況稱為「癲癇重積狀態」,在兒童中不常見,但一旦發生會伴隨嚴重疾病,像是流感併發重症、腦膜炎、腦炎、腦腫瘤等腦部問題。

該男童在插管後迅速被送到PICU進行後續照顧,醫療團隊以最快速度完成腰椎穿刺及中心靜脈導管,使用第二線抗癲癇藥物後,病情終於穩定,癲癇停止。據了解,這名男童白天一切正常,但下午突然發燒到38.3度,無其他症狀,身上無紅疹、嘴內也無水泡,經深入檢查後,確診為腸病毒所致腦膜炎,透過標準治療後,男童已恢復健康。

黃斯煒提醒家長,腸病毒傳染力極強,勤洗手是預防腸病毒感染最簡單、有效的方式,若家中有孩童感染腸病毒,要避免與其他兄弟姊妹接觸,並且玩具、吸管、餐具等物品不能共用,也應經常消毒居家環境,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大部分腸病毒感染都是較輕微的嘴破「皰疹性咽峽炎」及「手足口病」,這些症狀無需特別治療,只需讓孩童攝取足夠的營養和水分,讓身體免疫系統足以抵抗腸病毒。然而,家長應注意以下4種重症前兆,退燒後是否持續嗜睡、肌躍型抽搐(類似嬰兒時期的驚嚇反射)、不論有無進食都會持續嘔吐或乾嘔、退燒後仍呼吸急促和心跳加快,出現上述症狀,應盡快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能有效預防腸病毒感染,接種腸病毒A71疫苗是目前預防重症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此疫苗僅針對A71腸病毒重症有效,對其他型腸病毒引起的重症是無效的。黃斯煒建議,家長應密切注意孩子的健康狀況,及早發現並處理重症前兆,確保孩子的安全與健康,經過適當的預防和及時治療,可以大大減少腸病毒重症對幼童的威脅。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快訊/蛋價真的要降了!全聯:盒裝平價蛋明天開始從50元調降為47元
親吻情人節!台灣百萬男性力「不舉、難硬」 6成患者恐衍生心血管疾病
快訊/對流雲系發展旺盛!6縣市續發大雨特報 注意強降雨、雷擊強陣風
今高溫飆36度!這些地方炸大雨 周末假期、10天天氣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