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蕭佛利不再手軟,加入四大賽冠軍俱樂部

【羅開新聞中心Minsey Weng綜合報導】時間拉回到2022年四月,有台灣血統的美國選手Xander Schauffele(山大‧蕭佛利)和同胞好友Patrick Cantlay(派崔克‧坎特雷)聯手贏得Zurich Classic of New Orleans(紐奧良菁英賽),終結長達三年多的美巡賽冠軍荒,兩個多月後再打出一波高峰,連贏Travelers Championship(旅行家錦標賽)和Genesis Scottish Open(蘇格蘭公開賽)。

突然之間,蕭佛利又不知道如何贏球了,但期間多次製造機會,像去年在Wells Fargo Championship(富國錦標賽)屈居第二,一個半月後更在The Los Angeles Country Club(洛杉磯鄉村俱樂部)的美國公開賽首回合飆出平四大賽紀錄的六十二桿,最後卻落居並列第十。

蕭佛利持續悲情色彩,年終大賽的TOUR Championship(巡迴錦標賽)實際桿數和挪威之星Viktor Hovland(維多‧霍夫蘭)戰成平手,不過由於聯邦快遞盃採取讓桿制,所以只能像2020年那樣,再次拿下「隱藏版」的世界排名積分冠軍。

時序換成2024年,蕭佛利領先爭奪冠軍可獨得四百五十萬美元的THE PLAYERS Championship(球員錦標賽),卻遭到前來衛冕的當今球王Scottie Scheffler(史考提‧薛夫勒),無情演出五桿大逆轉,兩週前回到夏洛特的Quail Hollow Golf Club(鵪鶉窩高爾夫俱樂部)挑戰更上層樓,結果開局六十四桿後一路領先進決賽,終場倒輸給Rory McIlroy(羅瑞‧麥克羅伊)五桿。

沒關係,就在相隔十年重返Valhalla Golf Club(瓦哈拉高爾夫俱樂部)的PGA錦標賽,蕭佛利迎來更大的勝利;開局飆出四大賽史上第四張六十二桿,接著就像前一週的富國錦標賽那樣,每天都待在領先榜,雖然來到最後一洞被Bryson DeChambeau(布萊森‧迪尚波)追平,但這回這回終於獲得高爾夫之神的眷顧,小白球涮到洞邊後消失在果嶺上。

蕭佛利歷經十二場大賽打進前十,包括兩個第二和兩個第三的磨練,反而在自己戰績最差的PGA錦標賽突破首勝,從此再也沒人可以稱他為沒有四大賽冠軍的最佳選手(BWM:Best Without a Major),世界排名創下個人新高的第二名。

「最後一推涮進洞時超激動的!」去年十月邁入三字頭族群的蕭佛利說道:「已經很久沒贏球了,所以我整週下來不斷告訴自己,一定要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天啊,今天要這樣真的很難,不過我全神貫注,努力打好每一洞,雖然過程中出現變化,現在結果卻是美好的。」

「我確實陷入苦戰,但我心裡有點笑笑地告訴自己:如果想要成為大賽冠軍,一定要通過這樣的磨練,很高興我做到了。」

來自加州聖地牙哥的蕭佛利,剛好出生在史上最恐怖的高爾夫班,亦即2011年夏天的高中畢業班,同梯的兩大名就是先後登上世界球王寶座的Jordan Spieth(喬丹‧史畢斯)和Justin Thomas(賈斯汀‧湯瑪斯)。

其實如果把2011年畢業班的概念延伸出去,指的就是1993年前後出生的選手,族群的其他名將包括另一位球王級的Jon Rahm(霍恩‧拉姆)和剛剛敗給蕭佛利的迪尚坡,而坎特雷、松山英樹(Hideki Matsuyama)、Matthew Fitzpatrick(馬修‧費茲派崔克)都當過業餘球王,他們一路從青少年時期競爭到職業,如今均在高壇扮演重要因子。

顯然,蕭佛利的血統更讓台灣球迷感到親近,其母為台灣出生的陳秉彝,兩歲起在日本長大,所以台日兩地都有很多親朋友好友,並取了「陳山大」的中文名字。有趣的是,全家只有他是天生的美國人,父親Stefan(史特凡)為德法混血,哥哥Nico(尼可)出生在德國Stuttgart(斯圖加特),也難怪他曾形容自己是各國的混合體。

高中畢業後,蕭佛利進入Long Beach State University(長灘州立大學)就讀,二年級轉學至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聖地牙哥州立大學),不過業餘時期的知名度差史畢斯和湯瑪斯甚多,加上完成兩人未完成的大學學業,以致於在職業起步又晚了幾年。

2015年夏天,蕭佛利告別業餘高壇,當時如日中天的史畢斯連贏名人賽和美國公開賽,邁向世界第一,而從光巡賽畢業的湯瑪斯正展開美巡賽菜鳥球季,世界排名緩步挺進百大行列。

同年底,湯瑪斯在CIMB Classic(美巡亞太菁英賽)贏得首勝,史畢斯靠著單季五勝和五個第二名,成為自Rory McIlroy(羅瑞‧麥克羅伊)之後,另一位先後登上業餘和職業世界球王的選手,反觀蕭佛利還在接受資格考磨練,不過連闖三關,順利取得光巡賽資格。

蕭佛利的2016年菜鳥球季表現並不理想,例行賽名列落選頭,所幸在總決戰搶進另外二十五張畢業名單,如願升上美巡賽,隔年年展現超級菜鳥,贏得Greenbrier Classic(綠薔薇菁英賽)和年終大賽,可惜當時並未和聯邦快遞盃合而為一,最後名列第三,剛好排在湯瑪斯和史畢斯後面,不過贏得一生只有一次機會的年度最佳新人。

遲到的蕭佛利,美巡賽只花一年就追上湯瑪斯和史畢斯的步伐,2018-2019年球季連贏World Golf Championships-HSBC Champions(世界冠軍賽)和Sentry Tournament of Champions(美巡冠軍賽)兩場「冠軍賽」,從此站穩十大高手行列,2021年還代表眾星雲集的美國隊贏得東京奧運金牌,即使去年空手而歸,仍連續三年高居第六。

蕭佛利在四大賽戰場的表現也非常出色,其中2017年美國公開賽的初登場並列第五,隔年並列領先爭霸英國公開賽只打出七十四桿,以兩桿之差屈居第二;2019年的名人賽輸給Tiger Woods(老虎‧伍茲)一桿,同年的美國公開賽並列第三,另外在2021年回到奧古斯塔,卻因為決賽日第十六洞慘吞三柏忌,最後差了松山英樹三桿。

沒關係,蕭佛利從挫敗中記取教訓,上週在瓦哈拉開局強攻六十二桿時說道:「儘管這有點奇怪,但贏不了反而讓你更渴望贏球。對我來說,我的反應就是變得更加渴望,也促使我加倍努力。」

蕭佛利這次再也不浪費機會了,接著分別擊出六十八、六十八和六十五桿,最後兩洞更克服緊張壓力,連續在果嶺邊成功一切一推,以低於標準桿二十一桿的二百六十三桿,創下四大賽史上的最低桿紀錄,一舉撕掉身上的BWM標籤。

「過去一直出現這樣的雜音!」蕭佛利對於沒有四大賽冠軍的最佳選手標籤說道:「我會那樣想,而且確實也是如此,而不是別人讓我那樣想。我覺得自己夠努力了,應該能夠贏球,只要別想太多,實際上贏一次冠軍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