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大副校長陳宜民 醫學專家 為南部發聲

不分區亮點左為淡江大學學務長柯志恩,右為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陳宜民。兩人分別列國民黨不分區第二、三名。(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時報【呂素麗╱高雄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陳宜民長期致力愛滋病防治、肝癌研究,是傳染病學專家;未來進入立法院將就台灣傳染病政策、長期照護等議題多加著墨;另台灣長期以來教育、科技資源分配「重北輕南」,希望能替南部教育界及醫界發聲。 45年次的陳宜民是高雄人,出生醫生世家,父親陳寶輝是腸胃科醫師,曾任台北市衛生局長,退休後返鄉在阮綜合醫院任職18年。2013年2月應劉景寬邀約,陳宜民從陽明大學帶著肝癌研究團隊南下高醫大擔任副校長,也是該校傳染病與癌症研究中心主任;除延續「提升抗肝癌基因GNMT(甘胺酸甲基轉移酵素)活性」研究,也希望結合南部肝癌臨床研究,造福更多肝病患者。 陳宜民從事愛滋病和肝癌研究20多年,自美國哈佛攻讀博士返台後,投入愛滋病基礎研究及病患人權關懷,在醫界打出名號,2008年最新肝癌研究成果登上頂尖肝癌醫學期刊「肝臟學」。 從大二加入國民黨,陳宜民至今近40年黨齡。朱立倫找他時,他原本有些為難,因研究工作不能中斷,未來如果進立院仍會每周一天返高醫大與研究團隊合作,且考慮在苓雅區設立服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