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人行道摔傷提國賠占比高 市府:續向中央爭預算改善

走在高雄大順路的人行道,女子突然面朝下重摔,事後發現被突起的鋼釘絆倒,憤而提告要求國賠。三民區陽明路的人行道上,也有民眾踢到路面磁磚與排水孔蓋的高低差跌倒,要求國賠。

民眾指出,「推輪椅都會上下抖。」另一位民眾說道,「路面凹凸鋪了又掉,常常會踩到。」

有民代發現,學區附近人行道凹凸不平的狀況很常見,陽明國中、文藻大學周邊就有類似情況。市府統計的資料也發現,工務類別申請國賠占比最多,主要原因都是道路或是人行道不平整,讓用路人受傷。

民進黨高雄市議員鄭孟洳提及,「其實我們很常接獲民眾反映,人行步道破損或是不平整的狀況,導致他們受傷或嬰兒車跟輪椅不方便去做使用。」

高雄市議員鄭孟洳說,道路修補多採補丁式,治標不治本,尤其通學道路上的人行道更攸關學生安全,要市府盤點列管,也要爭取更多經費來改善。

高雄市工務局長楊欽富表示,「今年是因為統籌分配款,稅的話怎麼樣追加的部分,其中8000萬也是要給學校去做學校周邊的道路,因為教育局只是針對學校周圍而已,學校外圍的部分我們再繼續再加強。」

市府回應已有編列經費修繕,將持續向中央爭取更多預算,改善人行道。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花蓮行人庇護島遭批害車輛自撞 縣府:以行人為主盼駕駛改變習慣
高雄人行道摔傷提國賠占比高 市府:續向中央爭預算改善
行政院明提「道安行動綱領」 7年400億首重行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