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推動城市綠美化 打造「植感綠城市」 減少都市熱島效應

市區閒置未開發的空地,為避免地面裸露揚塵,地主通常採用硬鋪面及避免閒置空地環境髒亂而採用圍籬設施作為阻隔,除增添整個城市的灰色基調外,也阻斷整體景觀視覺。高雄市推行「拆除圍籬」、「草地取代硬鋪面」並結合「優質水環境」的新綠地維護概念,由環保局接手凹仔底公園後正式行動。

↑圖說:環保局95期重劃區草皮養護作業(圖片來源:高雄市環保局提供)

新式綠地維護概念,除了可減少硬鋪面的灰色城市感,草地與水環境的結合,更能增加土地保水功能,減少都市地區溫度上升高於鄰近郊區的都市熱島效應,進而促進生態多樣性的達成;凹仔底公園的維護成果目前已獲得相當多在地居民肯定,甚至當地志工自動自發協助維護,未來環保局將持續推廣這種新綠地維護概念,包括仁武區高鐵沿線、鐵路地下化廊道兩側、亞洲新灣區等,讓高雄市也能逐步達到綠色城市的目標。

↑圖說:環保局94期重劃區草坪灑水養護作業(圖片來源:高雄市環保局提供)

高雄市環保局局長張瑞琿指出,綠地是永續發展的指標之一,透過草皮鋪植可有效增加綠覆面積,亦可美化環境,並減少陽光反射於地面所造成之刺眼不適感。此外,藉由植栽,不僅可降低都市熱島效應,還可調節氣候、兼具都會區水土保持功能。

這次高雄市府帶領綠地革命,除宣告往淨零永續邁進一大步,更希望能帶動公私部門效仿風潮,與民間志工共同響應,達成高雄宜居城市的目標!

↑圖說:凹子底公園生態池改善後現況(圖片來源:高雄市環保局提供)

今年二月,環保局陸續自公、私部門接手維管本市空地及凹子底森林公園,打破既有框架及思維,目前維護面積總計約有77公頃。綠美化除可帶來城市景觀改變外,同時減少揚塵,降低空氣污染排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每年約可固碳231公噸。

↑圖說:凹子底公園兒童遊戲區後方草地養護成果(圖片來源:高雄市環保局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在凹子底公園成立「凹子底志工隊」,每週至少2次,動用志工10-20人,針對公園環境整潔,另外動員區清潔隊員每日至少30人次進行環境、景觀植栽修剪等工作,同時加強草皮養護及澆灌作業,持續維持公園美麗環境。

↑圖說:環保局執行60期重劃區草皮養護及環境維護作業。(圖片來源:高雄市環保局提供)

目前環保局各區認養包括仁武區高鐵沿線的92期重劃區,鐵路地下化廊道兩側的71期重劃區及亞洲新灣區與輕軌沿線周邊之60期等重劃等處共計60公頃閒置或未開發土地,進行清潔維護管理與植栽綠美化,每天動用人員、車輛維持澆灌作業,而綠地澆灌系統,係使用污水處理廠的放流水,作為澆灌水源,節省水資源,並確保植栽存活。

更多品觀點報導
高餐大畢典擊鼓鳴鑼熱鬧開場 陳其邁植樹勉勵學子微笑面對挑戰
青創女力堅持永續環保媒材 小眾品牌手作袋包辨識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