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科工館舉辦兵馬俑與秦始皇帝陵特展

《青銅水禽》:原大的青銅水禽,通體造型優美自然,製作手法細膩生動,堪稱秦代造型藝術的巔峰之作。(圖片提供∕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青銅水禽》:原大的青銅水禽,通體造型優美自然,製作手法細膩生動,堪稱秦代造型藝術的巔峰之作。(圖片提供∕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記者鄭松維∕高雄報導)今年暑假,「大秦雄風~兵馬俑與秦始皇帝陵特展」於6月28日在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第一特展廳隆重開幕。此次展覽首度運用3D列印科技及細膩的作舊工藝,生動呈現所精選的各類出土兵馬俑風采,展示兵馬俑色彩修復研究的最新成果及考證復原的彩色兵馬俑。透過這些精心的主題展品,不僅向觀眾展示秦代很高的工藝水準與特點,並介紹當時的時代背景,是一場以科學工藝展示文物、以科學研究保護文物的精緻文化饗宴,歡迎各界朋友們踴躍參觀。

大秦雄風~兵馬俑與秦始皇帝陵特展主視覺(圖片提供∕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大秦雄風~兵馬俑與秦始皇帝陵特展主視覺(圖片提供∕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大秦雄風~兵馬俑與秦始皇帝陵特展主視覺(圖片提供∕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除主題展覽外,主辦單位還在展場內規劃了體驗區,設計出「實境解謎遊戲」、「文物發掘體驗遊戲」、「文物對對碰遊戲」、「兵馬俑套色蓋章體驗」、「秦俑臉譜比對遊戲」、學習單與著色遊戲、與秦俑合影打卡等有趣內容。並在假日期間舉行秦文化主題講座及適合親子參與的秦俑修復工作坊、考古工作坊等,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嶧山刻石》的前半部分刻144字,讚揚秦始皇的施政;後半部分刻79字,記錄了李斯隨同秦二世出巡時上書請求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刻詔書的情況。(圖片提供∕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嶧山刻石》的前半部分刻144字,讚揚秦始皇的施政;後半部分刻79字,記錄了李斯隨同秦二世出巡時上書請求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刻詔書的情況。(圖片提供∕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嶧山刻石》的前半部分刻144字,讚揚秦始皇的施政;後半部分刻79字,記錄了李斯隨同秦二世出巡時上書請求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刻詔書的情況。(圖片提供∕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展覽也將較為全面的揭示秦始皇帝陵迄今所發掘出的代表性陪葬坑,展示秦文化遺址的考古新發現,以及兵馬俑自發現以來的修復與保護成果,內容極為豐富。這次展出的3D列印兵馬俑,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採集所精選出的兵馬俑數位參數,經數年來不斷實驗與改進的製作成果,技術極為精細,呈現秦代兵馬俑製作工藝的細膩之處。這次來臺的高級軍吏俑、武士俑、立射俑、騎兵俑、車右士俑、車左士俑、御手俑等都是兩岸首度公開,極為難得。其中,高級軍吏俑俗稱「將軍俑」,是秦兵馬俑坑中出土級別最高的陶俑,觀眾們可以近距離一睹秦代將軍的英姿雄風!
展覽將巡迴高雄、桃園兩地,詳情請洽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02-2706-0869或活動官網https://qinculture.hanwei-hanya.com
展覽資訊:
高雄場: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第一特展廳
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2024年6月28日(五)~2024年7月21日(日)
09:00~17:00(週一休館)

圖左為高級軍吏俑,圖右為彩繪跪射俑。(圖片提供∕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圖左為高級軍吏俑,圖右為彩繪跪射俑。(圖片提供∕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圖左為高級軍吏俑,圖右為彩繪跪射俑。(圖片提供∕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桃園場:
中原文創園區 2、3倉
桃園市中壢區忠仁路33號
2024年7月30日(二)~2024年9月1日(日)
10:00~18:00(週一休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