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交通死傷成長逾3倍 學者籲成立高年級駕訓班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0日電)台灣高齡駕駛潛藏危機,據統計,65歲以上交通事故死傷數自2011年到2023年成長超過3倍,成功大學首創高齡安全駕駛課程,證實台灣有空間推動長者限制型駕照,學者籲積極成立高年級駕訓班。

台灣高齡駕駛交通安全事故不斷攀升,據道安資訊網資料,全台65歲以上長者涉及交通事故的死傷人數,自2011年到2023年成長超過3倍,高齡者機車騎士是主要死傷族群,占高齡者涉及交通事故死傷人數7成以上。

台灣自2017年7月開始,75歲高齡駕駛人的汽機車駕駛換照要求僅限於肢體、認知功能測試,不像日本及其他國家有高齡駕訓專屬課程及實地駕駛測驗,高齡長者教育程度落差,使考照與換照困難。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委託成功大學團隊,推動高齡長者內在健康力與駕駛機動車輛安全性提升計畫。

成功大學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教授林麗娟今天在記者會表示,針對91名60歲以上高齡機車騎士進行社區介入型研究,多達84%以騎乘機車為日常運具,一週騎車出門3天以上,但有24%疑似注意力處理速度不足,2成無有效機車駕照,1成於2年內曾有違規或事故紀錄等高風險指標。

林麗娟表示,對長者而言,沒機車就像沒腳,長者出行自由和用路人道路安全,彷彿天平兩端,高齡者騎乘與行路安全是在地健康生活首推重點,這次計畫推出本土交通情境設計小班級活動課程,進行道安宣講、在地事故分析、路口模擬活動,急安排駕訓班課程以深入理解「路權」。

「高年級駕訓班」不僅有道安教學,結合醫療資源,強化肌力、平衡,更導入職能治療等,學者盼長照據點等衛福部相關計畫可共同投入。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陳郁婷說,相較於肌耐力退化,視覺掃描與注意力退步的自我覺察更難,專業活動提醒有其必要性。

這項計畫已在台南市不同城鄉交通環境的社區開辦,近150名高齡者參與,成功大學首創高齡安全駕駛課程,證實台灣有空間推動長者限制型駕照,台灣交通安全協會監事黃飛發進一步建議,台灣比照美國模式主動檢視駕駛資格,如藥駕、疾病等高風險族群管控。(編輯:陳政偉)1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