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駕駛2/換照測驗應納醫界評估

▲日本奈良發生一起高齡駕駛肇事意外,讓日本輿論再度針對高齡駕駛議題產生討論。(圖/翻攝自奈良縣警方畫面)
▲日本奈良發生一起高齡駕駛肇事意外,讓日本輿論再度針對高齡駕駛議題產生討論。(圖/翻攝自奈良縣警方畫面)

[NOWnews今日新聞] 目前台灣高齡駕駛整體換照率高達9成,然而卻仍不時傳出高齡駕駛肇事,有立委直言,太鄉愿才會造成台灣交通混亂,換照制度應納入醫界評估,執法也應到位,學者也認為,現行換照測驗還有進步的空間。

根據現行規定,75歲以上高齡駕駛駕照屆期應換照,未依照規定換照,不會有罰則,但也不能開車上路,若高齡駕駛持過期駕照駕車,經舉發,可依法處1800元至3600元罰鍰,並禁止其駕駛,但若在舉發通知單日期三個月內依規定完成換發駕照,不予處罰。

換照不應單以年齡普篩
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陳郁婷認為,高齡駕駛問題應降低年齡問題而設立的門檻,不是所有人到75歲就一定會發生狀況,每個人老化的程度與疾病狀況都不同,因此應該以身體功能判斷,是否因為退化不適合繼續駕駛,不過實務上仍可理解政府用「年齡普篩」,從廣泛族群中撈出高風險者。

陳郁婷補充,在國外駕駛復健是一個職能的次專科,評估一個人的疾病狀況,看現在有怎樣的疾病、退化進程,科學上會有證據,根據民眾醫療、用藥狀況、自我覺察,知道身體疾病對駕駛功能等影響,以及運具替代性等綜合評量,但目前台灣尚未有這樣的服務,她認為,法規不一定要規定年限,而是要加入醫療人員詳細對人體功能等評估多久應換照。

談及目前換照制度,陳郁婷坦言,研究上還無一個單一工具可以判別一個人是否適合駕駛,人體功能本來就是複雜的,台灣目前的測驗不算這麼糟糕,但仍有可以進步的地方。她也分享,日本新改版的換照測驗中,把記憶測驗增難,測驗中呈現4張圖片,每張圖片上有4個物品,讓民眾記憶後寫出,也就是民眾一次要記憶16個物品,並盡量寫出來,若寫不出會給予物品種類的提示,乍看之下是考驗民眾記憶力,但實際上背後攸關的是能否辨識物品、命名以及策略,尤其策略是最看重的,可以判斷大腦有無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開始僵化,台灣可以參考。

在《中高齡認知障礙汽車駕駛者的適性駕駛評估》一文中提到,開車出門對於高齡駕駛者而言,是重要的社區移行技巧或職能之一,可維持高齡駕駛者的獨立性與社會參與程度。陳郁婷補充,當長者無法自行駕車出門時,還是希望能維持他的社會參與,讓他能去得了他要去的地方,然而這件事情有很大的城鄉差距,居住在台北的人就相對方便很多,公車頻率路線都較規律、頻繁,不需要擔心錯過這班車,下班車要等多久,高雄也有輕軌路網,但其他縣市卻尚未完善。

立委認同換照納入醫界評估
立委黃健豪則認為,目前認知測驗相對基礎簡單,對於複雜的道路狀況,長者上路後未必能及時反應,而且有時也應考量城鄉差距,「坦白說好了,今天在台北市開車跟在花蓮縣開車,他的方法、路況一定不一樣」,建議交通部可以規劃更細緻的分流。

黃健豪進一步指出,高齡者換照測驗通關,應代表沒問題真的能上路,也可納入醫界評估其認知是否符合安全標準,讓駕照有其價值,「再者,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到位,警察執法也要加嚴,我覺得就是,台灣交通會這麼混亂,有部分原因大概都很鄉愿。」

長者自行駕車出門,其實無非就是為了行的方便,公車有固定路線與站牌,不一定是長者想去的地方,且在偏鄉,無車更如無腳。黃健豪分享,長遠來看,當然是要建設大眾運輸,不過這真的是太長遠了,鄉鎮也不可能蓋捷運,公車不可能太密集,且營運成本太高了。

黃健豪提到,像是台北市跟台中市都有敬老愛心卡,每個月提供點數,讓長者出們可以坐計程車,以及地方政府有所謂的小黃巴士,雖然是計程車的形式,但不會只載1人,而是沿途都可載客,提供長輩點到點的服務,替代自己開車。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高齡駕駛1/肇事率逐年增、違規創新高 3張圖看關鍵數字
高齡駕駛3/偏鄉無車如無腳 城鄉差距相關配套需因地制宜
高齡駕駛4/長者開車釀悲劇!AI輔助成「交通零死亡」關鍵要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