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聖新片「BIG」 挑戰動畫結合真人實拍

記者王丹荷/綜合報導

魏德聖新片《BIG》是臺灣首部結合動畫的醫療主題電影,集結日本、義大利、臺灣三地的頂尖動畫團隊,更邀請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新海誠的御用美術指導丹治匠擔任動畫導演、金馬獎最佳配樂何國杰操刀。27日釋出的動畫與配樂製作花絮,曝光7位病童的動畫造型,電影將結合奇幻的冒險戰鬥場景,為臺灣電影開拓全新的風貌。

《BIG》是導演魏德聖首次嘗試溫馨的家庭題材,更挑戰將動畫結合真人實拍的電影,魏德聖表示:「因為現實世界的病童無法自由地活動,但在動畫的世界,他們擁有無限的可能性,所以這次決定使用動畫的形式,將7位病童化身小勇士奮力對抗惡魔軍團」,同時也考量過度真實的醫療行為會影響觀影感受,讓動畫設計更顯得重要。

雖然本片當中的動畫佔比不算高,不過總計將近300顆鏡頭、8000張圖稿,尤其戰鬥的動作設計相當複雜,讓動畫製作更添難度,也讓動畫團隊耗時超過1年時間才完成。魏德聖透露,每一段動畫都包含重要的訊息,因此特別為動畫寫了前傳故事,藏在電影預售套票中,等待觀眾收到後,揭開這項神秘的驚喜。

日本知名美術指導丹治匠過去曾擔任動畫大師新海誠電影作品《你的名字》、《鈴芽之旅》的美術指導,作品魅力席捲全球。此次擔任《BIG》的動畫導演,帶領日本、義大利、臺灣動畫團隊,依照7位病童不同的特徵與角色設定,繪製7個專屬的動畫角色,且獨特的角色的設計,更被運用在電影官方網站、周邊商品。

丹治匠透露,初次看完《BIG》劇本,就非常喜歡這個故事,直言觀眾在看完電影時一定會獲得非常正面的力量;丹治匠也在電影拍攝期間,特地從日本飛來臺灣探班,親自體驗拍攝的過程,並親自與7位飾演病童的演員碰面,對於現場活潑又緊密的拍攝氣氛,感到十分難忘。魏德聖也十分感謝丹治匠的加入,期待他獨特的風格與創意,能為電影帶來全新的感受。

對於魏德聖的印象,丹治匠表示:「我覺得他是一個非常講究的人,同時又樂於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讓複雜的事情變得容易理解,我認為這並不容易,但他會毫不猶豫的去挑戰,這真的很了不起。」除了《BIG》,丹治匠也參與了魏德聖正在製作中的 3D 動畫片《達娜米》,以及《臺灣三部曲》動畫片製作。

除了7位病童化身為勇士造型,還有1位羅馬軍團造型的反派角色。導演表示,該角色恰巧由義大利籍動畫師親自操刀繪製,實屬難得的緣分。魏德聖更透露,這個反派角色將由「好小子」顏正國聲音演出,與小勇士們在動畫中將有精彩的互動劇情。

電影配樂則由曾以《賽德克·巴萊》榮獲第48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的Ricky Ho何國杰操刀,何國杰表示,動畫是幻想的畫面,音樂必須和真人實拍有所不同,尤其7位小勇士的戰鬥感,更是創作配樂非常重要的環節,最後決定加入磅礴的弦樂器,讓戰鬥的背景音樂更加大氣,也讓電影的動畫效果升格至史詩等級。《BIG》11月17至19日推出限量口碑場,12月1日正式在臺上映。

丹治匠(後排左一)於《BIG》拍攝期間,特別來臺探班,後排左二起為郭大睿、導演魏德聖、于卉喬,下排左起為滕韋煦、謝以樂、黃之諾、鄭又菲。(米倉影業提供)

《BIG》主要角色的動畫設計。(米倉影業提供)

丹治匠(中)集結日本、義大利、臺灣的頂尖動畫團隊,共同打造《BIG》的動畫片段。(米倉影業提供)

配樂由Ricky Ho何國杰操刀。(米倉影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