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也是恐龍?芝城富地博物館首展始祖鳥化石

芝加哥富地博物館(Field Museum)日前宣布,該館幸運購入的一塊原始化石,將大大增加人類對始祖鳥之類的羽毛恐龍(feathered dinosaurs)認識,這塊珍貴化石即日起在富地博物館展出。富地博物館也是北美唯一個公開展出始祖鳥(Archaeopteryx)化石的大城市。

華裔古生物學家鄒晶梅(Jingmai O'Connor)說,對於研究鳥類的人來說,始祖鳥宛如聖杯(Holy Grail)。擔任富地博物館爬行動物化石館副館長的鄒晶梅提到,這個標本被標為13號,也意味著它是第13個被發現的始祖鳥骨骼化石。

達爾文在1861年發表了「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並提出了進化論,兩年後的1863年,在德國發現了全球第一具始祖鳥化石。鄒晶梅表示,始祖鳥非常重要,它的化石證明達爾文是正確的,正是這塊化石向人們證明了該鳥類是恐龍。

兩年前,富地博物館專家團隊購入了這塊仍在石灰岩板上的化石,然後花了1400個小時的艱苦工作,小心翼翼的將化石從岩層剝離,現在,全世界對這種長了翅膀和羽毛的恐龍物種,有了新的認識。

鄒晶梅說,「我們的這副標本比任何標本都保存了更多軟組織,它的骨頭也很精美,它實際上比我們想像的更向恐龍。」這也是富地博物館總裁西格斯(Julian Siggers)將這塊化石稱為「自霸王龍蘇(SUE)以來,最重要的收購」的主要原因。

與之前已知的12件始祖鳥化石一樣,這塊最新的標本也是來自巴伐利亞的索爾恩霍芬石灰岩礦床(Solnhofen limestone),在博物館收購前,這塊標本已被一名私人收藏家收藏了30多年,「沒有人知道該化石是何時發現的。」

在將化石從石灰岩板取出前,富地博物館的科學家們都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拿出化石,「就像一場賭博」,而答案揭曉更花了好幾年時間。

鄒晶梅說,這塊化石在2022年8月抵達芝加哥,當時鄒晶梅及她的團隊立即將化石從封箱中取出,直接送到博物館的X光室,當照出化石幾乎百分之百完整時,房間裡的人頓時爆出歡呼聲。接下來,工作人員輪班每周七天進行剝離化石的工作。

這塊芝加哥獲得的始祖鳥跟鴿子差不多大小,鄒晶梅說,希望參觀者不要因為「侏羅紀公園」電影,以為恐龍都很巨大而對始祖鳥失望。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紐約皮帶勒頸強暴犯落網 舉報人是他親生母親
紐約外賣郎偷吃披薩配料 被電梯監視器錄下
太陽風暴抵地球 灣區多處現極光 自家門前可拍到 社群瘋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