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霸包贏 民進黨侮辱民主進步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為了阻擋國民黨、民眾黨所提出的「國會改革法案」,在立法院發動激烈抗爭,醜態百出,從國際觀點來看,堪稱是寫下民主最壞的示範。

這一次朝野立委爆發激烈衝突的癥結乃在「國會改革五法」。綠營稱這是藍白的「國會違法擴權」,法案內容無人知曉,立法院也沒有上網公告。因此,民進黨就以「黑箱作業,沒有討論,沒有民主」為由,號召數十個公民團體到立法院門口抗議,希望能複製「太陽花2.0運動」。

當然,這都是民進黨誤導民眾的片面之詞。藍、白先前已為此舉辦3次公聽會,在立院進行數十次討論協商,草案內容在網路上也都找得到,要說這是黑箱實在是欲加之罪。想當初《服貿協議》開了幾百場公聽會,花了幾個月在委員會逐條審查,結果民進黨說是黑箱就是黑箱,如今民進黨已成了執政黨還要如法炮製,可說是甚為不智。

須知「國會改革法案」最初就是由民進黨在野時所推動,包括國情報告、即問即答、國會聽證調查等,都是民進黨在馬英九當總統時所提出的主張。而這次藍、白所提的改革法案,其內容早已公諸於立院官網,法案在委員會充分討論,其中的內容包括「立法院正副院長記名投票」、「強化人事同意權」、「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及「國會調查調閱權」、「藐視國會罪」等,都跟過去民進黨在野時所提的主張大同小異,綠營卻激烈抗爭、大力阻擋,這種昨是今非的雙標行徑,看在人民眼裡,都明白民進黨所反對的並不是「黑箱作業」,而是「國會監督」,畢竟這對甫上任的賴總統執政團隊,無疑是嚴峻的挑戰。

任何一個民主國家,國會監督都是必要之惡。民進黨過了8年的好日子,有案就過,有錢就花,有不可告人之違法亂紀就搞機密,有批判政府就關新聞台,有異議者就發動網路出征,這絕非是一個民主國家的常態。所謂人民作主,在代議政治制度下,國會議員監督政府,此乃天經地義,而監督力道,更是寧可過之而憂不及。這也是為什麼有超過65%的民意,支持在野所提出的國會改革法案。

蔡英文執政8年民進黨占國會多數,拒絕與在野黨協商,動輒輾壓式表決通過法案,稱是「民主的展現」。如今民進黨成了國會少數就杯葛鬧場,佯稱法案未經充分討論就強勢表決,為此扣上莫須有的「民主的死亡」。這種「鴨霸包贏」的心態,實在不應該是民主政黨應有的表現。

任何一個民主國家的國會,比的都是論述與投票。如果一個政黨,人多的時候就靠表決,人少的時候就靠打架,那麼實在是侮辱了「民主進步」這四個字。(作者為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