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瘋/「信習論」惹議! 前總統淪豬隊友?

當侯友宜公然畫清界線;當黨中央被迫坦承:不敢讓這位前總統成為選前之夜的不定時炸彈,馬英九淪為一旦敗選就得面臨內部究責的戰犯候選人。(圖:馬英九臉書)
當侯友宜公然畫清界線;當黨中央被迫坦承:不敢讓這位前總統成為選前之夜的不定時炸彈,馬英九淪為一旦敗選就得面臨內部究責的戰犯候選人。(圖:馬英九臉書)

看過前總統馬英九接受《德國之聲》專訪的內容後,很多人內心很難不萌生「豬隊友」的感嘆:就在最關鍵的選前3天;就在自家總統候選人侯友宜選情持續緊繃的當下,馬英九形同「落井下石」的訪談內容曝光,不諳台灣政情的外國人恐怕要問:他與侯友宜或國民黨究竟有什麼樣的深仇大恨,有必要在這浪尖風口捅上這一刀?(張柏仲分析報導)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馬英九第一次這樣蠻幹。2015年11月7日,距離自己任期結束還剩不到半年時間,他竟然在未經台灣普遍民意認可或共識下、閃電前往新加坡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舉行「馬習會」,創兩岸分治74年來雙方領導人的首次會面,或許滿足了個人自行定義的歷史功業,卻也進一步促成藍營70天後的總統大選以慘敗300萬票,再度把政權交還給民進黨的蔡英文。

去年3月底,他又趁現任總統蔡英文出訪友邦兼過境美國幾乎重疊的時間點,率團前往中國大陸祭祖兼交流,再創「首位訪問中國大陸的卸任元首」紀錄,但時機選擇和對藍營未來選戰可能產生的負面衝擊,似乎都不在他的考量之內,卻已經讓國民黨內部傷透腦筋,甚至前核心幕僚金溥聰都憂心可能「讓執政黨有了可以找麻煩的理由」。

後來在「藍白合」陷入膠著之際,他又突然不請自來、想以前總統的高度扮演公親,壓迫侯友宜與藍營放棄比政黨實力、改採柯陣營所謂的全民調,一度還為達成「6點共識」、藍白合露出曙光沾沾自喜。不料到頭來在各懷鬼胎下終究一無所成,在君悅「分手擂台」上只講了一句「我是見證人」的馬英九,最後他見證到的只不過是「藍白破局」。

儘管過往爭議斑斑可考,卻都在卸任元首光環下讓他躲過成為箭靶,除了綠營照例對他不假辭色,社會各界苛責的聲浪並不算高,受池魚之殃的藍營內部更只能暗自叫苦、咬牙吞忍。但這回終於忍不下去了,當選戰主帥侯友宜公然和他畫清界線;當黨中央被迫坦承:不敢讓這位前總統成為選前之夜的不定時炸彈後,馬英九淪為一旦敗選就得面臨內部究責的戰犯候選人,也只不過剛好而已。

不知道在掀起這波滔天巨浪後,這位被很多人視為關切自身評價遠高於所屬政黨成敗、乃至於國家整體利益的前總統,是否曾經捫心自問:那段對國外媒體表述的觀點,究竟能代表這個國家多少民眾的共同意見?會不會拖累藍營整體選情?除了宣洩不甘寂寞之外,這些言論可能為兩岸及國際情勢帶來更多體諒與善念、抑或誤判和危機?

據說美國前眾院議長裴洛西曾致電時任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探討如何預防言行經常脫序的川普總統對外採取軍事行動、甚至啟動發射碼下令核武攻擊。回頭想想馬英九的八年總統任期,許多人對於他的馬習會、廢除軍事審判或22K都大有意見,或許我們反倒該暗自慶幸:在他握有全國最高權柄期間,所幸並未作出更多、更大、更難以挽回的獨斷決策。

令人不解之處卻在於:既然已經平安下樁,「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何苦繼續眷戀早已不屬於自己的舞台、插手不輪你管的國事與黨務?

如果再怎麼推敲都無法從動機上找到他執意做這些事的理由,該不是要告訴我們:其實他並不壞,他只是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