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瘋/十項全能紀錄屹立一甲子 尋找下個新鐵人

俗稱「鐵人」的十項混合運動,是田徑比賽裡最困難的終極挑戰,在台灣也因為奧運銀牌楊傳廣的故事而廣為人知;但楊傳廣保持的全國紀錄即將邁入一甲子,新一代的年輕選手有機會向楊傳廣挑戰,也需要各方面條件配合。(陳楷報導)

男子混合運動要在兩天內連比十項、對選手跟主辦單位都是考驗,除了全運會、大運會或者全國錦標賽必辦以外,一般賽事並不常見。長榮大學的王晨佑去年只在十月份先後比了全大運跟全運會,等超過半年才又等到全大運,後面成都世大運跟杭州亞運延期後,下半年又只剩下十月在全國錦標賽,等於這兩年一共只有四場比賽。王晨佑表示,沒有十項的比賽只好選報單項,「各盃賽用單項訓練是很好的事情,不過沒有辦法模擬十項裡的競爭以及疲勞的感覺。」每次比十項他幾乎都陷入抽筋跟體能不足的困境,只是程度輕重的差別,間接導致最後一項純拚體力的1500公尺成績停滯不前。

十項比賽成績要好,時間安排非常關鍵。去年新北全運會田徑項目早上輪空,只用兩個下午的時間十個小時比十項,選手剛結束前一項馬上又要檢錄下一項,完全無法休息,三個星期前大運會拿7523分的王晨佑到全運會只剩下7470分,幾乎所有選手都在抽筋邊緣完賽。本屆大運會從上午八點比到下午五點,才讓選手突破紀錄。但奧運則是由上午九點比到晚間七點或七點半,多一小時對選手更友善;當然這也是因為奧運田徑賽長達九天,而國內無論全運或大運會田徑都只排四天。

亞運跟世大運延期,王晨佑覺得有好有壞。「當下得知延期時會覺得很可惜,畢竟很久沒有出國比賽。一方面又替自己感到開心,有更多時間磨練,但相對我的競爭者也有更多時間訓練。」

王晨佑的崛起,又讓老一輩田徑迷想起往事。楊傳廣在1963年洛杉磯郡核桃市寫下的9121分十項運動世界紀錄,迫使世界田徑總會修改十項計分法,這個紀錄59年來也已經被各國名將打破了21次,最近一次在2018年,法國的梅爾(Kevin Mayer)9126分成為首位突破楊傳廣舊制積分的選手;楊傳廣的成績換算新制為8010分,是我國目前保持最久的一項全國田徑紀錄,也可以說是臺灣跟世界田徑的差距。

楊傳廣以速度跟彈性見長,當年跳高只有剪式跟腹滾式還能跳出1公尺92,撐竿跳的玻璃纖維跳竿才剛剛問世,4公尺84的個人成績距離當時世界紀錄只有16公分;鐵餅、鉛球相對偏弱,但他的十項紀錄始終屹立不搖。32年前的李福恩參加1990年北京亞運可能是最接近的一次,只要撐竿跳跳出個人水準的5公尺21,就能打破楊傳廣的紀錄並成為第二位突破8000大關的亞洲選手,但李福恩4公尺70三跳沒過零分,遺憾留到現在。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五百年。30年後王晨佑個人速度跟楊傳廣相比仍稍有不足,但在技術要求最高的標槍跟撐竿跳高仍有進步空間,而身高193公分而且更年輕的黃漢三鐵還有待開發,距離亞運參賽標準只有29分差距,把握亞運延期的機會達標,就會是中華田徑隊自90年北京亞運李福恩跟古金水後,首度派出兩位鐵人參賽。而且混合項目選手的養成期比其他項目長,楊傳廣寫下世界紀錄時已經30歲,今年大運會大四的王晨佑站上歷年第四傑、大一的黃漢第八傑、大二的卓家玄第11,已經是田徑二十年來最具潛力一批鐵人選手,如果給予適當的訓練環境彼此競爭,或許突破亞洲鐵人的紀錄不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