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建軍百年/一部紀錄片讓他成國軍鐵粉、軍史學者

學者徐全投入軍史研究近20年。(徐全提供)
學者徐全投入軍史研究近20年。(徐全提供)


黃埔建軍百年,香港籍軍史學者徐全日前在台北參加一場音樂會,和眾人合唱三軍軍歌,令他感動不已。他回想,當年會投入國軍歷史研究,全是因為一部單元劇紀錄片,讓他看見史實、看見難能可貴的真相。

眾人唱三軍軍歌 直呼好感動

適逢黃埔建軍百年到來,台灣各地舉辦慶祝與紀念活動,其中,由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等單位主辦的「關鍵年代寫真音樂會」,上週在台北舉行,祖籍在江蘇的香港籍軍史學者徐全特別前往參加。他說,首次在公開場合唱三軍軍歌,實在很感動,而且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空軍軍歌。

徐全:『(原音)空軍軍歌真的是昂揚向上、精神飽滿、朗朗上口,「凌雲御風去 報國把志伸 遨遊崑崙上空 俯瞰太平洋濱 看五嶽三江雄關要塞 美麗的錦繡河山 輝映著無敵機群」,這個空軍軍歌它是在一個幾乎是戰爭的條件下創作出來的歌曲,所以你看這些歌詞就非常有打動人心的感覺。』

唱著唱著,徐全腦中湧現好多歷史畫面,和許多人事物。徐全:『(原音)就會想到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八一四的「戰神」高志航,還有就是當年在空戰的時候被日軍擊落,然後在被圍捕前拒絕投降,拿出手槍自盡的閻海文,日軍方面還給他舉行了非常隆重的喪禮,你會想到這些東西,真的會想到!因為這首歌它就是誕生在那個年代,那也會想到這首歌的作曲者劉雪庵他晚年非常滄桑的人生,也更會想到幫我寫序的馮世寬,他是前國防部長,本身就是空軍飛官出身,所以空軍軍歌能夠讓我想到的東西真的非常非常多。』


「關鍵年代寫真音樂會」搭配播放當年照片,令眾人想起國軍英勇的一切。(徐全提供)

驚嘆《一寸河山一寸血》 撬動「歷史的車輪」

徐全投入軍史研究近20年,曾出版《歷雨迎鋒:國軍抗戰紀念碑考》,今年也特別趕在6月16日黃埔建軍100週年之前,完成新著《銘誌天星:國軍紀念碑百年激盪史》。

他回想,19歲那年,在互聯網上看到《一寸河山一寸血》這部以單元劇方式播出的紀錄片,充滿驚嘆,決定開始探究國軍歷史。

徐全:『(原音)因為它有好幾十集,看到以後就「哇」!它幾乎把整個戰爭的起源、過程、影響、意義,對抗戰時期國軍的這段歷史全部都做了一個呈現,真的是感覺到這個紀錄片影響真的非常非常大,讓我們對於當年國軍在艱苦歲月當中,艱苦卓絕的這種奮鬥、不畏犧牲的奉獻付出,真的是有了很深刻、很直觀的認識,因為它是有歷史影像鏡頭、口述訪問,對於還原歷史真相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它撬動了一個叫做「歷史的車輪」,這個歷史的車輪就是中國大陸人民對於國軍歷史真相追求的歷史車輪,是被這部紀錄片撬動的。』

徐全指出,《一寸河山一寸血》更為可貴的地方,是片中沒有順道批評中共,整個製播團隊是真的純然想呈現歷史真相,而且讓觀眾深刻感受到國軍的偉大,以及和平的重要。

徐全:『(原音)裡面所呈現的內容,已經沒有台海兩岸之間去爭奪誰是正統,裡面對於中共沒有抹黑、沒有歪曲,也沒有攻擊,它裡面更多的就是在呈現歷史,你反而看到當時台灣這些歷史學者、媒體前輩跟軍史前輩們,他們並不是以爭高下、爭高低的這種心態去製作這部紀錄片,你從當中所有的旁白,然後採訪,你看到的是他們只是要把真實的歷史呈現出來;你看到的是戰爭的可怕,你也看到亞洲和平的重要性,這個比單純用一部電影或者文宣的影像,去煽動極端民族主義要偉大的多,因為它裡面對戰爭慘烈的刻劃真的非常非常的細膩。』

老兵不該被如此對待 決心弘揚國軍精神

徐全之後常到廣東等地參加民間舉辦的關愛國軍老兵活動,並為他們記錄人生故事。徐全:『(原音)他們參加過抗戰,保家衛國,但是1949年以後,被當作國軍的殘渣餘孽,再加上曾經參加過國軍,所以一直被鎮壓,多數其實都有經歷過勞教,然後挨批鬥,被視為歷史反革命,戴在他們頭上的帽子,最沉重的帽子就是歷史反革命,所以他們一輩子活得沒有什麼尊嚴,雖然到了1980年代,陸續給他們回復名譽,但他們已經是風燭殘年了,所以我認為說遲來的正義,它都已經不是一個正義。』

他提到,原先只是想記錄這群老兵的故事,但在過程中需要探尋國軍紀念碑及國軍公墓,讓他對國軍歷史更為了解,也對相關研究更感興趣,後來又在香港的書展看到台灣國防部在2016年出版的《國軍將士紀念碑》,啟發了他想將以往在中國大陸走過的國軍紀念碑等地,進行彙整和學術發表。

徐全強調,台灣一定要持續照顧榮民榮眷,並善用學術自由、出版自由的優勢,完整保存國軍歷史,他也會持續相關研究,致力發揚黃埔精神。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退將赴中慶黃埔百年先辦居住證 沈伯洋:為進行「內國法化」
黃埔建軍百週年 國防部:中華民國在哪裡 黃埔精神就在那裡
國軍陣亡將士紀念碑哪裏去了?豈能以歷史虛無主義掩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