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博》心中的石獅子和帶路的青鳥

黃文博》心中的石獅子和帶路的青鳥
黃文博》心中的石獅子和帶路的青鳥

【愛傳媒黃文博專欄】上一篇臉書發文在6月6號,本想暫歇幾週,專心整理辦公室積累二十多年的成堆資料,結果惰性發作,變成長停四個月,要再重拾撰文動力,如同拽回在廣闊草原奔逐的家犬,又如拉走黏在電視前看卡通的孩子,談何容易。

動力需要火車,源源不絕地輸出力量,才有辦法在忠孝東路走九遍。到了我這年紀,火車頭輸出的力量有限,別說走九遍了,連從忠孝東路一段走到二段都嫌累。

我講的不是雙腿的力量,而是心智的力量。

當行過四分之三的人生路,膝蓋越來越疼,腳步越來越慢,喘氣聲越來越大,心智再強,也抵不過滿身疲憊,理解這世上決定一切的果然是時間。人在時間的不歸路奮力前進,筋疲力竭之際,悚然發現隧道盡頭的光已依稀可見,不禁停下腳步,叉腰轉身,回望來時路,腦海響起李宗盛的「山丘」,詞義瞬間全懂。

原來所謂人生境界,根本不必依靠哲理啟發或大師開示,一首歌足矣。其實關於境界,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早就點明,凡人耗費半生,最終是一無所成或精采絕倫?評斷標準絕非追求到了什麼,而是有沒有認真的為追求而追求,就像阿甘不為什麼,就為跑而跑。

為追求什麼而跑,是人生目標;為跑而跑,則是人生境界。兩者無法兼得。不甘平凡的人往往在目標大勝,但大敗於境界。

李宗盛上世紀八十年代寫的「和自己賽跑的人」以及1996年寫的「凡人歌」,若跟2013年寫的「山丘」串連聆聽,有如人生三部曲,從追逐目標到反思自省、再到追求境界。歌中的幽微涵義,竟跟阿甘為跑而跑的憨傻若合符節。如果倏忽停跑、回歸鄉居養育獨子的阿甘聽得懂中文歌,相信會跟我有同樣體悟吧。

面對為追求而追求的憨傻跑者,別問他「你為什麼跑?」也別質疑「你的目標是什麼?」倘若他能說出一番皇冕堂皇的道理,或者展示他手上的獎盃,那麼他就一點也不憨傻,他也就並非為了追求而追求,而是為了衝線、為了受獎、為了群眾的歡呼聲。他肯定聽不懂山丘的詞義。

當我叉腰轉身回望來時路,總結大半生,自認算個憨傻之人,以創意背景鑽研策略思考、深究品牌管理,卻從未靠這兩項本事賺過多少錢。為追求實學衣帶漸寬終不悔,雖難避外人窮酸孤傲之譏,但這段為追求而追求的路,走來十分踏實、萬分過癮。

像我這樣的憨傻之人不時可見。有一位忘年之交,他花費數年完成「青鳥與石獅子」繪本,我初看即知欠缺市場敏銳度,又不願討好消費者,還是一本需要自行詮解的無字繪本。我從未問過他「為什麼要畫?」、「你出繪本的目的是什麼?」因為我明白他也是為追求而追求的憨傻之人,他一定也聽得懂山丘的詞義。

石獅子因聽不見別人內心的聲音而自覺異於家族成員,展開追求聆聽能力的旅途。在青鳥如心靈導師般的伴隨下,最終找回的東西比聽力更寶貴,石獅子發現自己丟失的從來不是聽力,而是自信。

聽力是人生衝線後的獎盃,自信是人生見到隧道盡頭時的坦然。沒想到,繪本創作者用一幅幅精緻的畫作另類闡釋了李宗盛的山丘。

寫此文時,我人在敦化南路分隔島,踩在黃色落英鋪成的花毯,欣賞欒樹爆開的美景。望向參天大樹合攏的筆直路徑遠方,我決定朝前走去,心裡哼著山丘,沒有目的。

作者為資深品牌專家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摘錄自品牌原來如此,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