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博》政府數據不見得是真相

黃文博》政府數據不見得是真相
黃文博》政府數據不見得是真相

【愛傳媒黃文博專欄】年終將屆,政府循例公布出口暢旺的好消息,加上股市屢創新高,似乎台灣這條汪洋中的一條船,一則疫情輕微,二則於全球風暴中駛在難得的平靜航道,可證政府領導有方。

識者皆知,出口成長幾乎由電子零組件業和資通訊業帶動,至於傳產、製造業,仍在風雨飄搖,更別提經濟成長三大支柱之一的民間消費,雖還不到百業蕭條地步,但各種服務業愁雲慘霧,豈能視而不見?

街邊店面長期高掛出租招牌,新設店家收攤退場時間大幅縮短,找不到正職而加入吳伯宇與福盤達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為什麼人民體會到的真相,跟官員宣布的事實,差異那麼大?

台灣好像有兩個面貌,excel報表的台灣,欣欣向榮,因此,沉浸在統計報表的官員,動輒高舉數據,嗆聲外界不要唱衰。另一方面,真刀實槍的台灣,迷離徬徨,必須面對泥淖的企業與個人,難免質疑台灣是否真如報表數據所呈現的那般美好。

提出數據,歷朝歷代的執政者都很擅長。但官員出示的通常是統計數據總合,往往有意無意地忽略統計表上的分項差異。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假設半導體出口成長35%,機械製造出口衰退5%,兩個產業的出口成長率總合統計,正成長15%,漂亮。當然,其中還有各產業不同的產值,半導體產值大,若計入產值加權,總合數據會更亮眼。

這就是辛普森悖論(Simpson's Paradox)提醒我們的,面對數據,固然不能只顧明察秋毫而不見輿薪,但反之亦然,不可在大處沾沾自喜,卻在小處粉飾太平。

倘若出口暢旺遍及所有產業,倘若加薪普及全部受僱者,倘若股市創高反映企業勇於投資,倘若經濟成長率跟內需消費正相關,倘若⋯⋯。

當這許多倘若只是根本沒有發生的期盼,請官員在炫耀統計數據時,想想辛普森悖論。

某些行業的出眾表現,的確會引發以偏概全的錯誤印象,如隨餐點外送而勃發的幽靈廚房,雨後春筍般設立,開創出新的餐飲商業模式,創造一波資金投入與就業機會。

然而,絕對不能根據幽靈廚房的興起,論斷餐飲服務業現況尚可,畢竟,實體餐廳倒閉潮所造成的產值流失以及失業人口,遠非幽靈廚房新商模所能彌補。

幽靈廚房橫空出世,拉高了餐飲業產值與就業人口的數字,至少減低了因實體餐廳倒閉所造成的產值下降跟失業人數,幫助美化餐飲業總合數據。但如果解讀分項數字,悖論浮現,就會發現實體餐廳的慘況。

悖論所在多有,只是一般人習慣看總合數據,欠缺回溯解析分項數據的執著,導致許多真相掩蓋在數字所營造的表象事實裡,不見天日,甚至被有意蓋牌。

舉例,台灣近幾年肺癌盛行率飆高,死亡率更高居癌症首位,根據官方公告的肺癌六大因子,第一位為吸菸,然後是環境因素,包含二手菸、空氣污染、油煙、氡氣、石棉、砷。

而空氣污染的主要成分是懸浮微粒,懸浮微粒的來源來自自然界如火山爆發,來自人類行為產出的,包含工業排放、移動源廢氣、石化燃料⋯⋯。

看得眼花繚亂了吧,在這組層層疊疊,越分越細,越可能淹沒在數字海的成因中,你有看到火力發電,或更精準地說:你有看到「燃煤發電」這一個分項嗎?嗯,它應該歸在--或者隱藏在石化燃料的分項裡吧?

其實,以台灣燃煤發電比例之高,根本該將燃煤發電排在吸菸之後,列為六大因子第二位,而不是籠統含括在環境因素大項中的石化燃料分項。

依照台灣真刀實槍的生活實況,檢討調整統計數據的各分項與細項,方能呈現總合數據以外的隱藏真相,方能引導更有實效的科學研究,方能導正人民的偏差認知,方能糾正政府一意孤行的能源政策。

若誠實地列出燃煤發電的因子分析,有極大可能,台灣的肺癌成因總合數據,跟隱而未宣的燃煤發電細項數據之間,會出現僅呈現總合數據時絕無可能呈顯的辛普森悖論。

這種因為侷限於局部表象所導致的以偏概全,稱作倖存者偏誤(Survivorship Bias)。例如狡猾的政客喜歡用台灣在國際評比的排名提昇,驕其人民,讓人民覺得政府幹得真好。

憑藉一個由某特定機構所做的某單項排名,表示政府有為,淡化掉更多的失德無能,誘導民眾對政府效能產生偏誤認知。

或者如新聞媒體在操作形式上的平衡報導時,給予相同播出秒數,但突顯執政黨民代理性發言、在野黨民代失控抓狂,久而久之,在觀者心中自然烙下執政黨民代認真問政,而在野黨民代灑潑蠻橫的偏誤印象。凡此種種,都是在利用倖存者偏誤,以歪曲真相或製造假相。

事實上,設法讓新聞媒體報喜不報憂,恰是藉由倖存者偏誤遂行集權統治最有效的方法。

當人民看到與聽見的新聞,一律歌功頌德,假以時日,人民真的會相信執政者必然是有功有德之人,否則所有媒體怎麼可能串通一氣、口徑一致?進而認定跟執政者唱反調的人無理取鬧,人民對反對黨的偏誤就此形成。

對想要搞集權的統治者而言,異口同聲的新聞媒體,能夠產生巨大的倖存者偏誤效益,亦即一般所謂大內宣之所以發揮作用的心理機轉。

收編或清算媒體,幾乎是假民主、真集權的必要條件,想盡辦法也要令不聽話的媒體臣服,讓其難以倖存,才能指望其它得以倖存的媒體淪為偏誤執行者。

我的觀察,台灣正在變成辛普森悖論與倖存者偏誤的實驗場。未來,打算在課堂講授這兩項原理的人,不假外求,在台灣就有許多例證。

以進口萊豬政策為例,最近常聽到民代和官員說:沒有人因吃了萊牛而死啊,憑甚麼反對萊豬?連政府單位買的廣播廣告也說:吃了含萊克多巴胺牛肉的人,沒事啊!那為什麼不敢吃萊豬?

基本上,以含萊劑的牛肉來對比含萊劑的豬肉,已經犯了邏輯上的錯誤類比(False Analogy),不能因為兩種肉同樣含有萊劑,就不顧兩種肉在施藥條件、代謝率、劑量殘留、烹調方式、食用機率、食用累積數量等諸多面相的差異,貿然或者故意做出「既然都是肉,吃萊牛沒事,吃萊豬也沒問題」的推論,其心可誅。

除了錯誤類比,在用牛肉對比豬肉時,說出吃萊牛沒事這種話,毫無根據。台灣缺乏專門針對食用萊牛者致病或致死的科學統計數據,沒有數據不代表沒有發生!

因吃含萊劑牛肉導致生病或致死的案例,在台灣人致病原因分析或死因統計的18項總合數據中,並未單獨列出。

畢竟,相對於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致死因素,因吃含萊劑牛肉而致死的人,其發生機率相對於高發生率的因素要低很多,既然沒有特別立案調查,在數據中當然沒有顯示。

然而,沒有顯示並不等於沒有人因吃含萊劑牛肉而致死,有可能就隱藏在某幾個分項數據中,等待研究人員循線進行針對性資料挖掘,才能確認是否含萊劑牛肉為某些病因或死因的直接肇因或間接成因。

真的很不齒官員、民代異口同聲說:「吃萊牛的人沒事,所以萊豬可吃。」這類的話。

再講一次:沒看過不等於沒發生!你看到吃萊牛的人活蹦亂跳,不等於你沒看到的其他吃萊牛的人活得好好的,誰敢保證在這件事上不會發生倖存者偏誤?

在針對性科學探查實施之前,膽敢說吃萊牛沒死人,所以可以放心吃萊豬的人,夸夸其談,一副十九世紀愚弄人民的嘴臉。在死因統計表上看不到因吃萊牛而致死的數據,難道就能夠一口咬定吃萊牛不致病嗎?

一旦把萊牛因素列入分析,以追根究柢的精神認真探查剖析,追查隱藏在分項死因的細部原因,是否能夠找到包括萊劑等等潛藏不露的暗黑致病原因?

在此之前,無法排除在死因統計表上同時發生倖存者偏誤以及辛普森悖論的可能。

既然台灣馬上就要對萊豬敞開大門,台灣人可能成為舉世最有機會吃到萊劑肉品的人,何不趁便規劃「萊劑肉品vs致病致死因素」的針對性探查,釐清因果關係的爭議,這是政府衛福單位應積極主動扛下的責任。

民間食安、農運、人權等團體,在抗議萊豬獨裁式宣布開放的事件,乖巧巧,靜悄悄,欠人民一次,現在該跳出來,催促監督政府展開針對性探查,將功贖罪。

台灣做為辛普森悖論與倖存者偏誤的實驗場,雖然不光采,卻是台灣從民粹型民主轉變成獨裁型民主的宿命,莫可奈何。

然而,當台灣即將成為萊克多巴胺肉品的人體試驗場,用兩千多萬人的健康換取萊劑肉品是否有害人體的終極證據,簡直出賣人民健康,自降國格,用離譜、惡劣、過份⋯⋯已難形容。

類似悖論、偏誤這種帶有負面意涵的原理,近幾年隨著爭議性事件陡增而經常出現,孰令致之?難道全是在野黨的栽贓抹黑?或是共產黨的損招陰謀?執政者其無愧乎!

作者為資深品牌專家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摘錄自品牌原來如此,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