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尋。耕課程計畫」助攻有成 催生桃園教學卓越金桃獎得主
▲「黑松尋。耕課程計畫」成果分享交流會。左起為桃園市大安國小楊炳清校長、清華大學林志成教授、新北市山佳國小鄭子豪主任、黑松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盧功偉、桃園市社子國小賴美娟校長與會分享。(圖:黑松教育基金會提供)
為了幫助學校更有系統地落實特色課程,黑松教育基金會自109年開始展開「黑松尋。耕課程計畫」,其中所輔導的社子國小更於近日獲頒發「桃園市教學卓越金桃獎」。基金會特別於今(29)日舉辦「黑松尋。耕課程計畫」成果分享交流會,除了桃園市大安、社子,及新北市山佳國小老師外,也邀請課程發展專家—國立清華大學林志成教授共同參與。
黑松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盧功偉表示,「黑松尋。耕課程計畫」是希望陪伴學校發展有系統性的在地特色課程,我們與學校共同尋找在地特色,透過課程發展,深耕在地價值。「尋耕」亦為「尋根」的雙關,期待透過這趟旅程,能帶著孩子尋找自己的根本,找回與土地的連結,進而在未來付諸行動,照顧自己的家鄉與這片土地,讓更多學校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向。
校本特色課程最大的困難在於“起步”,為了幫助師長們更有效地發展校本課程,「黑松尋。耕課程計畫」以四步驟推行包括:「召開共識會議」、「課程討論設計」、「夥伴交流共學」及「課程執行修正」,讓師長們能發展出卓越課程內容。
山佳國小結合社區後村圳的生態踏查課程設計經驗,成為其他師長們討論觀摩的對象。社子國小透過「黑松尋。耕課程」,帶領孩子認識家鄉的稻米文化。大安國小每個年級都有課程在埤塘上課,在黑松輔導陪伴下發展出各年級多元主題。
清華大學林志成教授也在成果分享交流會鼓勵師長「不需急於一步到位,而是先有基本課程架構再一起討論,所產出的校本課程才能讓孩子更有脈絡地學習,也能永續推動。」
盧功偉表示,從無到有建構一套有系統性的校本特色課程為期至少兩年,第一年我們陪伴學校挖掘在地特色,發展課程架構及教案,在第二年實施並滾動式修正,方能符合學校師生需求。未來黑松會持續輔導更多學校,發展出「有家鄉味的校本課程」,為環境教育特色小學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