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產會再揮刀!趕盡殺絕 清算救國團

中國時報【季節、簡立欣╱台北報導】

黨產會7日召開會議,決議認定救國團為國民黨之附隨組織,理由是救國團曾受國民黨實質控制其人事、財務及業務經營。救國團名下的56億元資產,原則禁止處分,是否因此影響救國團旗下單位的營業和消費者,黨產會說短期內不會,但不排除長期可能有部分單位停止營業。

黨產會主委林峯正表示,已邀請救國團今(8)日派員前來討論,將以影響最小的方式處理,並依法許可救國團的營運支出。救國團主任葛永光說,「我們不認為他們的處分是合法,但我們會配合協商。」

強搶民產 救國團嗆不接受

葛永光說,黨產會是「強搶民產,違背人權」,黨產會本身法律地位就有違憲之虞,卻做出這樣的決定,救國團不會接受。

黨產會從2016年開始對救國團與國民黨的關係展開調查,舉辦2次聽證會後,昨日認定救國團是國民黨附隨組織。

林峯正說,救國團是由國民黨中央決議成立,再交由行政院做籌組安排,從誕生就是國民黨一手主導,人事上,第1任主任蔣經國是國民黨總裁之子,當年蔣經國向蔣中正做完工作報告,蔣中正在中常會指示,救國團「為國防部所屬單位之一,為黨內重要青運機構,工作策畫與執行,均應先呈報黨中央,接受黨的領導。」之後的救團團主任都到國民黨黨代表大會做工作報告,直到解嚴為止,業務完全接受國民黨領導。財務上,救國團收到的補助經費,也不是直接來自情報局,而是由國民黨中央轉發。

國民黨決議成立 猶如原罪

黨產會表示,救國團雖稱自成立起均受政府監督,未受國民黨之控制,但如無國民黨籍黨國體制的優勢地位,提供救國團特別待遇及許可,在戒嚴期間,非官方之「社會運動機構」如何能動員龐大行政資源,藉以執行業務並累積巨額資產?由此,足證救國團曾受國民黨實質控制其人事、財務及業務經營,且非以相當對價轉讓而脫離該黨實質控制,因此認定為附隨組織。

凍結56.1億資產 禁止處分

林峯正指出,救國團資產達新台幣56.1億元,營業活動遍及全台,依據106年度財報資料,救國團的主要收入包括青年活動中心共15家,營業收入6.8億元;國民運動中心共13家,營業收入8.8億元;立案補習班共62家,營業收入10.9億元。

林峯正表示,救國團經認定為附隨組織後,應在4個月內向黨產會申報財產,之後才能確定哪些是不當財產需收歸國有。但黨產會如何判定是不當財產?林峯正說,救國團既被認定為附隨組織,所有資產都先被推定為不當財產,但還不涉及具體認定,正式認定是下一個階段的工作。

救國團名下的財產,目前原則禁止處分。如有符合《黨產條例》所稱的履行法定義務或有其他正當理由,應於處分後3個月內,製作清冊報黨產會備查,若有其他資金動用或財產處分的需要,可向黨產會申請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