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我看自由時報

【專論】我看自由時報

作為讀者 ,也是外行人 。談談自由時報的問題。 自由穩坐全台報量的第一,其主因:第一是台灣認同已逐漸攀升至七、八成, 而本土平面媒體只有一家壟斷。第二是聯合、中國 ,名如其報,充當中國的喉舌, 沒有市場。至於蘋果是八卦新聞,屈居老二。 我的一位好友師大社會學權威的前輩教授,他說不要講立場、講張數,就報纸的專業性,自由不如聯合中國,自由取向是位階較低的大眾新聞。 國民黨佔據台灣 ,改造台灣社會的成功,是從教育文化語言著手。 國民黨的聯合、中國報也一向如此,而且有許多專業的論述,能集中文章火力攻擊,或者支持某個論點。 這兩報雖已是處強弩之末的今天,仍然具有這樣的特色。每天有兩個版面,評論時事,文章都很長。 自由時報除了社論外,幾乎鮮少論述。星期論壇「是有關係」論壇 。大約10年前左右,我聽說報社高層對自由廣場文章取捨有定見:專家學者的文章不要太多,民眾學生要多些,大概認為可以促進銷路,當然有職位有頭銜的官員稿子,始终優先。而且可能投稿者的廣場版面有限,只好限制字數。 這樣字數越來越少,我早就說這形同報紙的電話Call In ,只能表達支持或反的簡單意見。有深度的作者幾乎沒有辦法比較詳細的論述一個問題的來龍去脈。且投稿文章都被刪減,題目亂改。作者沒有尊嚴,降低投稿的意願。大概十年前,我與自由逐漸的相看兩厭,而成了互相拒絕往來戶。 很可惜,自立、台日倒閉,我們希望同時至少有兩家的本土報社,只剩下唯一台灣本土的自由時報,其實背後是一個房地產的大財團,也肯支持特定的政治人物。雖然支持本土政黨、本土理念。但是缺乏遠大的視野與理想,不能大事鼓吹政治 理念,尤其是台灣最欠缺的文化意識的風潮。既不願網羅臺灣各界、各個學門最傑出的知識人,來創述有系統的專欄。對培養有學養的年輕人的論述能力,也乏善可陳。 自由時報應積極來加強台灣文化、歷史和宗教民間信仰批判的力道,引導和鼓勵社會大眾對這些重要面向的關懷和參與。具體的說,站在自由的立場,是商業的取向,必須與整個家族企業是共榮共存的。他不必為台灣前途有強烈的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我們的期許是苛求,也是不切實際的。 但是,台灣人已經忘記林榮三的過去,轉而對林氏的推崇、愛護自由時報,是由於台灣處境的困阨,分外熱情的擁抱本土的媒體。然而長期筆耕,誓死為台的知識份子,還是要直言不諱。 特別要說的是聯合中國両報能設立基金會 ,舉辦各種文化歷史科技的大型活動展覽,而自由時報呢?我幻想自由時報能用2000萬在現在中正廟後的歷史現場草地上,來辦一個〈台北刑務所百年展〉(台北監獄),來介紹百餘年來台灣被外來政權統治的血淚史。同時,像中國時報的時報, 聯合報的聯經一樣,要成立出版社,出版大部頭的台灣人文的叢書。設立出版獎,資助沒有錢出版的優秀作品。 非常可惜,林榮三先生逝世後,沒有成立一個大基金會。以林家大財團 一、兩百億應該不成問題,可以來辦理以上我陳述的各種工作,並贊助台灣文化的研究與發展。這個基金會可以名正言順 叫〈林榮三基金會〉。將為台灣做千秋的文化事業,讓後人永遠懷念。這才是紀念林榮三先生最有意義的做法,而不只是林榮三文學獎。文學獎可以繼續辦,是不是可以改名為 〈自由文學獎〉呢? 今天,紙本新聞的論述隨電子報的興起而更加的沒落。整體而言,媒體論述萎縮, 影響建構台灣人的主體意識 。 有志之士,能文之才,卻無處可以暢所欲言。我主觀的感覺,今天媒體論述的功夫遠不如解嚴、解報禁後,本土報多元出現,能文之士得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如今本土媒體 消失了活力,知識份子失去了舞台,唯自由時報唯我獨尊、天下無雙。 媒體的霸權,損害到知識的尊嚴。李筱峰教授终於離開了自由的專欄。 最後 ,我補充 一段歷史 。 有一天 ,我在師大人文中心主任辦公室,突然接到自由時報的一通電話,是林榮三董事長本人的。他說要「積極推薦」我做開南大學的首任校長,我委婉拒絕。 我們同是開南的董事,但從來沒有講過話。說真的,我心裡有疙瘩,可以說是不認識。這次電話,是唯一講話。過去長期在自由撰文,唯一互知的就是筱峯教授所講的劉永昌先生。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